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競爭與淘汰是一件好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9日 14: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鄧新建

  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唐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州市募捐條例》最大的亮點是開放公募權,並要求擁有公募資格的民間公益組織適應變革,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前提下接受公眾監督,公開、透明運行。

  有權威公益人士預言,新法規的實施或將重建廣州公益領域格局,更多規範化運作的民間公益組織勢必在政策保障下登上舞臺,大展拳腳,這將對官方慈善機構造成衝擊。

  記者採訪中發現,條例對各類民間組織的影響不同:日趨成熟的“大機構”已摩拳擦掌,等待公募新時代的來臨,它們有信心從中找到機會,依法行事做強做大;但對草根“小組織”而言,因條例新增定期審計、募捐時限等規定,它們更擔心的是因此導致人員緊缺、行政成本增高。

  “我們是一個很小的組織,只有六七個人,成立以來一直熱心公益,也參與了募捐活動,但若嚴格按照新條例規範運行,最後的結果就是退出市場。”東莞市一位民間公益人士表示,公募行為未規範前,很多與其類似的小型機構也在利用自己的資源靠打“擦邊球”募捐行善事,而新法規已明確募捐行為的標準,從申請開始,小組織就必然處於弱勢。

  公益機構“麥田計劃”的召集人胡達中則認為,“新條例賦予捐贈人知情權、監督權、問責權,他們的參與將對公益組織提出更高要求,公益組織自身能力必須提升。只有更嚴格地管理人員、項目、財物,才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對此,唐昊認為,公募平臺開放後,來申請的公益組織越多,競爭就越大。有能力的組織,自然會存活下去且越來越大。相反,沒能力的組織就會被淘汰。競爭與淘汰是一件好事,它會使公益組織越來越規範化,而“壟斷化行政型慈善”轉變為“市場化服務型慈善”,亦是慈善事業發展的方向。

  “條例的出臺對民間公益組織來説是一個新的開始,如果某些組織操作得比較好,一定會對傳統的官方與半官方慈善機構造成衝擊,甚至超過它們。”有關專家向記者指出,衝擊相對來説也是一件好事,能讓“官”字頭的公益慈善機構完善自身體制結構,更加“陽光化”運作。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後競爭中保持其領先優勢。

  本報廣州5月18日電

熱詞:

  • 公益組織
  • 擦邊球
  • 競爭
  • 廣州市募捐條例
  • 監督權
  • 財物
  • 淘汰
  • 行政成本
  • 陽光化
  • 公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