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5名兒童溺亡”不僅是農村之痛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15: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渤海早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6日,距江西省宜春市區80余公里的一個小山村,李細秀老人在外玩耍的5個孫子孫女在水塘溺亡,只有最小的孫子生還。出事時,李細秀曾急忙向村裏人求救,但是卻沒有找到1個能下水救人的年輕人。因為在這個季節,年輕人都出門打工去了。(據5月14日《山東商報》報道)

  江西5名留守兒童溺亡事件,無疑是3月底四川大竹留守媽媽唐成芳帶三個幼子自殺事件後,又一起牽動人心的、有關留守之痛的悲情事件。更為悲愴的地方在於,在江西5名留守兒童溺亡事件中,全村“沒有找到1個能下水救人的年輕人”,這無疑明明白白地折射出了三大農村之痛。

  其一是農村務工青壯年之痛。舍家棄業、別妻離子絕對不是農村外出務工者所想要得到的結果,但作為掙錢養家這個目的的“副産品”,農村務工者又無可逃避地要面對和承受遠離親人、遠離家庭溫暖的非人性感受。甚至,層出不窮的“農民工討薪難”新聞,更是道出了農村進城務工者在城市中的生存窘境。

  其二是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之痛。青壯年勞動力離開了土地,離開了家,留下的老人、婦女和小孩子不得不共同承擔起繁重的農業勞作。身體上的累或尚可承受,但來自心靈上的空巢之孤寂、盼歸之情意、關愛之渴求,又豈是一兩句話可以説得清楚?而當養老扶小、農業勞動、家庭家務等全部壓在留守者肩上時,唐成芳們又如何才能不走上帶兒自殺的極端之路?“小學生相約自殺”“留守兒童自殘求關注”等又怎能不成為新聞?當5名留守兒童落水後,全村竟然都找不到1個可以下水救人的年輕人時,又豈能不讓人撕心裂肺?

  其三是中國農村發展現狀之痛。據5月14日《新京報》報道,中科院5月13日發佈報告稱,美國農業生産率是中國的90多倍,專家建議逐步取消戶籍制度,加快農業勞動力的轉移。而對此,我們需要追問的是,如果農村勞動力都離開土地,轉移到了城市之中,卻把老人、婦女、兒童這樣的半勞動力或無勞動能力者留在了農村,那這樣的轉移又有何意義?農村落後的生活水平、收入現狀,又豈是一個簡單的轉移所能解決?不走農民實現自養並生産糧食養活他人的必由之路,單純依靠減少農村人口比例,就能夠真正保障這一部分人的安全感,實現其尊嚴和幸福嗎?

  5名兒童落水,全村找不到1個可以下水救援的年輕人,是農民之痛、農村之痛甚至社會之痛!(古桐)

熱詞:

  • 留守兒童
  • 農村發展
  • 農村勞動力
  • 副産品
  • 山東商報
  • 四川大竹
  • 新京報
  • 留守老人
  • 美國農業
  • 取消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