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清華大學近期公佈的抽樣調查顯示,在獲得保送資格,自主招生名額以及高考加減分優惠政策時,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的“寒門子弟”處於劣勢。在被保送的名額中,城裏學生所佔比例超過了7成。(5月12日,《新京報》)
至於城鄉差距如此懸殊的原因,清華大學有關專家認為,一方面城市學生更容易獲得保送,加減分等政策的信息。另一方面,想要獲得自主招生,保送的資格,學生家庭要承擔更大的經濟成本。在這方面,農村學生顯然更吃虧。這既是教育部公平的表現,也是社會不公平的結果。
專家此番分析非常獨到,切中了要害。這是主要原因,但筆者還是認為有三成的原因未被提及,就暫且稱其為“次要原因”吧。
貪污腐敗,以權謀私向來是我國官場的一大頑疾。這些年來,此等現象愈發猖獗。然而,媒體對於官員腐敗的事情還是能不説就儘量不説的態度。畢竟這對於一貫以偉大,正確,光榮著稱的黨而言,實在是一大污點。但我們總不能為了黨的面子,就去回避一些問題,該説的還是要説的。
高考制度為人詬病由來已久,重壓之下,教育部出臺了一些高考加分政策。浙江省的高考體育加分項目就是其中之一。這一政策的本來目的當然是要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科學地評價一個學生。這本該是學生的福音,如今卻成了以權謀私的領導們的福音。早在幾年前,眾多家長就對這一政策頗有微詞。因為能夠通過該政策獲得加分的學生非富即貴。原本平等地面向所有學生的加分政策反而成為了官富二代的專利。
官員以權謀私的現象從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家庭的分佈差異中也可見一斑。直轄市比例最高,接下來依次是省會城市,地級市等,到了農村,比例幾乎為零。越往上,家庭能為學生提供的條件的確越好。但同樣,越往上,官員的級別也越高,官員也越多。
在官本位的社會中,官員手中握有大把資源,而又缺乏有效監督,想要不以權謀私絕非易事。幾乎各個領域都能找到官員腐敗的痕跡,教育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只是三成的次要原因,但這無疑比主要原因更加可怕。(邢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