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臨洮縣北街小學孫錄琴
“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發揮最大效益。那麼,如何將學案導學法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這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都要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第一,學案導學應引導學生重視對教材的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實踐表明,小學高年級學生已具備聽、説、讀、寫的基本能力,但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很多學生往往沒有閱讀教材的習慣。學生對教材的閱讀僅停留在對字面的理解,往往忽略其豐富的內涵。有鋻於此,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鑽研教材,把眼睛盯緊教材的“縫隙”,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問題設計為突破口,調控學生的注意力及着眼點,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相互聯絡與區別,從而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習慣與能力。在編制導學學案時,應重視隱含信息的挖掘,精心設計,發揮語文學課本趣味性和基礎性的長處,調動學生閱讀教材的熱情,使他們在閱讀中讀出快樂、讀出能力,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學案導學應培養學生處理已學知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學生自主學習來講,它的實質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向未知領域探索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另一方面要體現學生學習的獨立性。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和諮詢者。教師需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發展狀態與所需要幫助做出正確判斷,需要有適時適度指點的技巧,需要有與學生平等交流、組織、協調學生合作與競爭的能力。此外,教師還要充分體現計劃性。自主學習需要有一個切合實際、比較科學的計劃,包括時間的安排,內容的選擇,學習方法的確定。針對這些大量的學習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究中,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並能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自主獲得的相關知識。
第三,學案導學重在學案交流。事實上,學案交流是學案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了交流,學案的功能就無法充分發揮和實現。但是交流的規模和頻率教師一定要控制好,否則會給教學本身帶來影響。因此,學案交流切忌長篇大論,鼓勵短小精悍,點明關鍵,直擊結論,三言兩語亦無不可。讓學生陳述時,教師要鼓勵回答問題學生的聲音一定要響亮,力爭全體同學都能聽清。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也要學會認真傾聽,這既是教學的需要,又是對學生無形的鼓勵。
綜上所述,這種方式成功的找到了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契合點,既有利於學生掌握課本基礎知識,又能在注重課堂氣氛的同時從多方面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和能力素質,也解決了學生學了不會用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而且也方便了教師備課,為新教師迅速成長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平臺。
作者:孫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