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一邊填湖蓋樓,一邊挖坑造湖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1日 04: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武漢素有“千湖之城”美譽,但中心城區的湖泊,已由建國初的127個僅存38個了,許多湖區上面都“長”出了高樓。2011年夏天,幾場暴雨幾乎將整個武漢“淹沒”,“到武漢看海”成為網絡的流行語。而現在,“武漢的明天還會有湖嗎?”正成為這座城市的切膚之痛!(5月9日《經濟參考報》)

  資料顯示,過去的近30年,武漢市城市建設總面積增加了200多平方公里,但湖泊面積卻減少了近230平方公里,平均兩年消失三個湖。這些年武漢雖然實施了目前國內“最嚴的護水法規”,相繼頒布了20多部相關法規,但作為“城市腎臟”的濕地湖泊,還是一步步地被渣土堆積、高樓蠶食了。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雲南大理等城市。雲南大理市為了防止洱海周邊的濕地被侵佔,2010年州政府下發了18號文件,規定不準在洱海邊修建房舍,號召“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但2011年底,洱海國際生態城的海景別墅就在一個深入洱海的抽水房房址上開工建設,2012年3月份完工的洱海“海上皇宮”別墅群也橫空出世。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城市快速發展,作為城市的稀缺資源之一,許多城市的濕地和濱湖地區成了房地産開發的熱土。但即便是開發商吃了豹子膽,也不敢繞過法律和政令,在眾目睽睽之下填湖造城。生態濕地保護和城市發展的博弈結果,關鍵還取決於城市決策者的利益考量。以武漢的第二大湖泊沙湖為例。近幾年,隨著武漢長江隧道和沙湖大橋的相繼通車,便利的交通讓湖區成為眾多房地産商眼中的香餑餑,湖邊鱗次櫛比蓋起了高樓,沙湖的面積從以前的上萬畝縮減至如今的119畝。在利益衝動下,就連被列入城市規劃的湖區公園,也在一未開聽證會,二無土地使用變更方案的情況下“打包”被賣給了開發商。而洱海湖的命運就更詭異。據報道,“洱海國際生態城”的規劃是經過了大理州人大常委會、州規劃建設局、州環保局、大理市人民政府、市建設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洱海管理局等單位和部門層層審批的結果。(《小康》雜誌2012年5月刊)

  資料顯示,目前北京的濕地僅存5萬公頃,佔原有濕地面積的3%;成都大觀堰三分之二已經被樓房填埋,命懸一線;大連泉水濕地兩三年時間減少了4平方公里……這些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濕地正在迅速消失,這其中當然有水資源的過度利用等因素,但填湖造城卻是繞不過的原因。

  而與此相對照的是,許多城市又在紛紛挖坑造湖。不少城市挖一片水塘、栽些水生植物,就稱之為濕地。一場近乎炒作概念的“濕地風”,成為我國城市建設中繼“噴泉風”“假山風”“廣場風”“草坪風”之後的又一股怪風。

  雖然填湖和挖湖都是折騰,許多城市卻對此樂此不疲。究其原因,填湖蓋樓和挖坑造湖,一樣是GDP,一樣是政績和形象工程。但問題是,由於規劃不科學,重“挖”不重“管”,目前許多人工濕地往往淪為城市的臭水坑和垃圾場。不少人工濕地在建成後,即交付當地政府管理,而當地政府拿不出或不願出經費對其加以有效管理,致使不少人工濕地反而成了城市的一大累贅。

  (來源:紅網)

熱詞:

  • 填湖
  • 城市濕地
  • 濕地面積
  • 蓋樓
  • 人工濕地
  • 經濟參考報
  • 小康
  • 淹沒
  • 打包
  • 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