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滴道區是雞西最早發現煤炭的地方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1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北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北網雞西5月7日訊 相傳,在穆棱河一條支流邊,積年形成了一條大車道,道邊峭壁石縫流出的水,正滴在這條大車道上。經年累月,人們便習慣把這裡稱作滴道,也就把身邊這條河稱作滴道河。

  清末,滴道溝隸屬密山府管轄。1899年,清政府在蜂蜜山設招墾局,招募關內、遼寧一帶的人到滴道溝墾荒,但遷入者很少。1906年,在滴道溝一帶的幾戶居民在挖菜窖時,發現了露頭煤,這裡是雞西地區最早發現煤炭的地方。1917年,南洋華僑資本家鐘青溪取得滴道溝辦礦權,因水大、運輸等原因,不久停辦。直到1928年,始有小批墾荒者涌入,在今蘭嶺鄉的蘭嶺村、大同村等先後形成各有10多戶人家的自然屯落,至1929年滴道中心地區增至50余戶,密山縣第六保開始在滴道溝設一甲、蘭嶺設二甲。

  1933年,日本侵略者入侵滴道後,仍沿用原保甲制。1934年,保甲制改為街村(屯)制,建立滴道街,設滴道村,轄區北起大通溝,南至柳毛河,東至今雞東縣興農鎮。1935年在河北、暖泉等地開採煤炭,成立了滴道河北、暖泉兩個採炭所,1936年將兩個採炭所合併為“滿炭密山炭礦株式會社滴道採炭所”。由於人口日漸增多,密山縣將滴道由“甲”改升為“保”。

  林密鐵路通車後,滴道溝一帶人口迅速增加到168戶,近千人,商業、手工業20余家,今北一街西段成為較繁華的商業區。1939年日偽實行“街”制,將滴道河村改為“滴道河街”,仍屬密山縣管轄。1941年礦區建洗煤廠,同年滴道劃歸偽雞寧縣,“滴道採炭所”改稱“滴道炭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殖民地掠奪,人民生活必需品和生産資料空前匱乏,街裏一度繁華的景象不復存在。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滴道街經歷一段混亂時期。1946年5月設置滴道區後,雞寧縣土改工作團滴道分團進駐,進行土地改革;中長鐵路哈爾濱鐵路總局派唐南屏接收滴道煤礦。

  1949年7月,雞寧縣改為雞西縣後,滴道成為雞西縣的第三區;1956年5月撤區劃鄉,設置滴道鎮;1957年3月撤銷滴道鎮,正式設置雞西市滴道區。

熱詞:

  • 煤炭
  • 滴道區
  • 1941年
  • 1933年
  • 滴道溝
  • 暖泉
  • 滴道河街
  • 保甲制
  • 穆棱河
  • 滴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