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打擊“醫鬧”,更應關口前移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5日 0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州黃埔區港灣醫院、佛山市南海人民醫院、青島市立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這些上榜的醫院不是因為治療技術有多高為國民所知,而是因發生“醫鬧”一夜之間聞名全國。據衛生部統計,2010年全國醫鬧事件共發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近日,衛生部、公安部聯合下發《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明確了今後警方將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醫鬧、號販等擾亂醫院正常秩序的七種行為予以處罰,乃至追究刑事責任。

  通告的下發,對於維護醫療機構特別是廣大醫生、護士的合法權益無疑將起到較好的保障作用,從一定程度上減少醫患糾紛現象的發生,值得期許,但我以為,當下,比打擊“醫鬧”更重要的,還應關口前移,從建立預防、預警機制做起。

  不妨分析一下“醫鬧”的産生,從見諸媒體的報道中不難看出,當前“醫鬧”分為職業醫鬧和非職業醫鬧。職業醫鬧指那些受雇于醫療糾紛的患者方,與患者家屬一起,採取在醫院設靈堂、打砸財物、設置障礙阻擋患者就醫、毆打醫務人員等,從中牟利,並以此作為謀生手段的人。對於這些“職業醫鬧”,必須重拳出手,嚴厲打擊;非職業醫鬧指患者家屬,因為死得蹊蹺或突然,家屬一下子接受不了,由此産生衝突,對待這些人,醫院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及早公開治療過程,做好解釋工作,避免矛盾升級。

  據統計,我國2011年醫院門診量為60億人次,平均每人有近5次與醫生打交道的機會。醫者父母心,患者找到醫生,是希望快速、準確地得到治療,減緩疼痛;醫生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患者,出於職業倦怠感和自身學識所限,難免出現誤斷,但不管怎麼説,醫患雙方本應是一種平等、信任的關係,遠到不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現實之所以讓人糾結、無語,很大程度上是社會整體信任度偏低的結果。再加上治療期間信息的模糊以及醫患雙方博弈能力的不均等,處於弱勢一方的患者自然會産生巨大質疑。當患者在正常制度中尋求不到公正的救濟途徑時,“鬧得越大賠得越多、不鬧不賠”這個極具中國特色的尷尬現象便應運而生。而個別醫院的“花錢買平安”心理,更是無形中助長了這種不良風氣。

  著名時評人十年砍柴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在中國的現狀下,堵住“醫鬧”之濁水,開闢“醫訴”之清流,是解決醫患糾紛的最佳途徑。斯言甚是。根治“醫鬧”現象關鍵要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一是要嚴厲查處並狠狠打擊那些“職業醫鬧”,同時做好“非職業醫鬧”的解釋工作,二是深入推進醫療系統改革,實行“醫藥分家”,杜絕以藥養醫。三是疏通患者及家屬獲得求取問題得到公正解決的正常渠道,並理順補償機制。四是儘快建立獨立的醫療調解第三方機構,實現最大化的公平和公正,從而重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來源:紅網)

熱詞:

  • 醫鬧
  • 醫生
  • 治安管理處罰法
  • 職業醫鬧
  • 醫藥分家
  • 醫患糾紛
  • 患者家屬
  • 醫療糾紛
  • 藥養
  • 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