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航海日記 5月3日:無法分割的關係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1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洋一號”後甲板,放置各種科考儀器

  5月3日 星期四 晴朗

  走之前從地圖上看馬六甲海峽,覺得是很短的航行,但其實不然,上午在駕駛室的儀器上看到,從進入馬六甲到最後的出口,將近有600海裏。按照“大洋一號”目前12節左右的速度前行,要兩天時間才能走過馬六甲海峽。那之後,將駛入更加廣闊的印度洋。

  “大洋一號”是一條科考船,這一航段,除了科考隊員外,還有船員38人。船員與科考隊員其實是兩個不同群體。簡單來説,船的航行靠船員,有船長、輪機長、水手、電報、廚師、機工等等,他們負責不同崗位,每個崗位如齒輪一樣相互協作。這個群體保證了船安全地在海上行駛。而科考隊員如同乘客一樣,他們來自不同單位,負責的是在船上進行各種科學考察,例如熱液活動調查等。這兩個群體是一個整體,無法分割,相輔相成。

  這麼説很好理解,不過在海上,這種關係很容易被忽視,但其實更應該被思考。

  在陸地上有很多交通工具可以選擇,而且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陸地交通工具再不斷向高速度和舒適挑戰;空中交通工具雖然目前只有飛機,但速度和舒適度也在節節攀高。但到了海上則不一樣,我們只能選擇輪船,而且速度很難超越,遇到大風浪舒適感也要下降。所以大洋科考要保證順利進行,就要依靠這些船員在每個崗位上盡職盡責,特別是海上情況千變萬化,“一條船出去了,那只能靠自己,出了問題不像在陸地上還能找人幫忙。”“老軌”理維華如是説。

  到了作業區,雖然是科考隊員們開始發揮本領的時候,但船依然在海上,船員依舊不能鬆懈,可以説需要更加專注,因為他們要配合各種科考儀器鑽進深海工作,例如下電視抓鬥和ROV時,要保證位置精確,需要把船準確地停在海面一個相對固定的位置,但在海上則不像在陸地停車,各種風力、涌浪都會對船産生作用,這時就要利用動力定位。“為了配合他們,我們需要4、5個小時使用動力定位,一秒鐘都不能鬆懈。”三副劉廣東説到。

  上船以後所有船、隊員成為一個大家庭,臨上船時聽到這麼一句話,“在‘大洋一號’沒有職位,只有崗位。”沒錯,每個在船上的人,無論船員還是隊員,都需要努力向前邁出一步,每個人邁出的一小步就是中國大洋科考的一大步。明天,船就要駛出馬六甲海峽了。

  上期大洋26航次科普知識自問自答的答案是:“節”是指船舶航行的速度,例如12節就是每小時航行12海裏。

  本期大洋26航次科普知識自問自答的題目是:無人纜控潛水器(ROV)是有什麼功能?

熱詞:

  • 大洋一號
  • 熱液活動
  • 老軌
  • 馬六甲海峽
  • 科考隊員
  • 船員
  • 動力定位
  • ROV
  • 航次
  • 潛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