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專家稱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中美唯一選擇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3日至4日,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同時進行的,還有第三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會議,以及第二輪中美戰略安全對話。雙方數十位重量級高官齊聚北京,共商中美關係發展大計,使對話成為國際社會矚目的焦點。

  更加被媒體關注的是,就在對話前夕,美日首腦剛在華盛頓實現會晤,希拉裏克林頓幾乎是剛結束美日對話就直奔機場飛往北京的;與此同時,菲律賓外長及防長也剛結束在華盛頓的訪問。聯想到最近中菲圍繞黃岩島問題在南海的對峙以及中日圍繞釣魚島問題展開的緊張博弈,本輪中美對話究竟會産生什麼成果,對中美關係以及地區格局將帶來什麼影響,更加成為焦點。

  顯然,這次對話恰逢美國大選之前,人們自然關心幾個問題: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能否延續下去?什麼樣的主題能夠成為該機制未來幾年聚焦的重點?

  胡錦濤主席5月3日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的講話,很大程度上針對著上述疑問,使人有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之感。講話不僅全面總結了對話開啟以來取得的成就,而且希望對話成為“長效機制”,表達了中國政府希望本輪對話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政治意願。更重要的是,胡主席就中美發展新型大國關係提出了具體構想。

  2011年1月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中美兩國元首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達成共識;2012年2月,習近平副主席訪美期間,就如何落實兩國元首共識,進一步提出要構建“前無古人,但後啟來者”的新型大國關係倡議。緊接著,希拉裏克林頓在美國和平研究所、美國海軍學院先後發表兩次重要講話,同樣提到“中國不是蘇聯”、“中美不應走向冷戰”,中美要建立一種“在競爭與合作中實現最佳平衡”的大國關係,“而這是沒有先例可循的”。奧巴馬總統也多次表示,中國的崛起有利於美國,正如美國的繁榮有利於中國。中美兩國高層不約而同地意識到,在當前時代,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破解歷史上後興大國與守成大國走向衝突這一難題的唯一選擇。這是兩國在全面總結40年關係正常化歷史、冷靜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局勢後得出的重要結論。

  然而,要在歷史傳統、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大相徑庭的兩個大國間發展新型大國關係,談何容易!為此,胡錦濤主席提出“創新思維、相互信任、平等互諒、積極行動、厚植友誼”五點構想,作為兩國未來努力的方向。面對錯綜複雜的地區局勢和十分微妙的中美關係,當前最需要解決的,一是知易行難的問題,看兩國有無堅韌的戰略意志和一貫的戰略決心,將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好的構想落到實處;二是知行合一的問題,看雙方能否做到言行合一,而不是説一套做一套,更不是好話説盡、壞事做絕。

  最近美菲對話,美國未如菲律賓所願出來給其“站臺”,而是謹慎選擇相對“中立”;美日首腦會晤中也提及中美日三邊對話的設想,這些多少顯示美方不願在盟國和中國之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有同中方一道共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意願。不過,黃岩島風波未了、釣魚島爭議正酣、美國大選即將如火如荼,在這樣一個敏感時刻、敏感年份,美國究竟以何種姿態驗證其共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意願,我們拭目以待。(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研究員 袁鵬)

熱詞:

  • 大國關係
  • 中美兩國
  • 對話
  • 中美日
  • 長效機制
  • 站臺
  • 胡錦濤主席
  • 中美關係
  • 胡主席
  • 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