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英媒:中國股市為何不漲?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06: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金融時報》5月3日報道,儘管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迅速增長,但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卻步履維艱。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差,部分原因在於中國的首次公開發行(IPO)體制。在該體制下時常會出現新股定價過高的狀況,從而有利於上市公司以及它們的承銷商。而那些在交易首日買入新股的投資者則會出現虧損,如此一來,中國的廣大普通投資者也就漸漸對股市失去了信心。

  4月28日公佈的改革內容包括加大上市前的信息披露力度,並讓機構更多地參與定價環節。6個月前受命出任中國證監會(CSRC)主席的改革派人士郭樹清還試圖抑制內幕交易。然而,他要與這樣一個矛盾作鬥爭:在GDP高速增長的同時,與之相伴的往往卻是股市回報率的低迷。這種現象是整個新興市場的共性,尤以中國的情況最為典型。中國的經濟增長如此之快而股市表現卻如此乏力,這種狀況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首先要指出,中國並沒有偏離正常的軌道。GDP對於理解經濟表現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但對股市回報率而言,GDP的預測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正如佛羅裏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的傑伊裏特(Jay Ritter)及其他經濟學家所指出的,GDP與股市表現之間並不存在一種穩定的關係。

  至於快速增長的經濟體為何屢屢讓投資者失望,中國給出了兩大重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很簡單——股市不夠成熟。中國股市創建至今僅有20年時間,假若中國股市的表現和發達經濟體中那些歷史悠久的股市表現一樣,人們反倒會倍感意外。上證綜指成分股中,有許多權重股(包括幾家大型銀行)均是在2005年之後才上市。

  另外,中國採取原始股逐步“解禁”的方式推進國企改革,導致現有投資者股權不斷被稀釋。中國流通股佔股市總股本的比重已從10年前的約30%增至70%。中國人民大學(People's University)教授趙錫軍表示:“(最早)建立股市是為了給國有企業脫困服務。上世紀90年代後期才提出來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等理念)。這些理念的改革現在還沒有到位。”

  第二個原因(如在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是市場的法律和政治背景。改變這個因素的難度要大得多。從道琼斯指數(Dow Jones Indexes)2002年一項對中國股市的研究中可以明顯看出,內幕交易會腐蝕市場。該研究顯示,之前10年中大部分獲利是在股價上漲的10個特定交易日內發生的。

  由此可以推出,只有獲知關鍵信息(通常與政府即將宣佈的某項政策有關)的投資者能夠獲利。其他所有人都只是在碰運氣。儘管自那以後中國已採取措施清理市場,但內幕交易仍十分普遍。郭樹清已發起一輪新的整治行動。(駱川)

熱詞:

  • 中國股市
  • 中國股票市場
  • 權重股
  • 上證綜指
  • 新股定價
  • GDP
  • 金融時報
  • 內幕交易
  • 道琼斯指數
  • 國內生産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