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名店:“中華”與“中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1日 0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網-天津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天津鼎章照相館于1931年在繁華的法租界梅大夫路(25號路,也稱華中路,今遼寧路)開設了分號,曾為孫中山拍照而名聞津城的攝影師李耀庭在此主持工作。不久,其更名為中華攝影公司(照相館)。

  中華照相館開幕當日,京劇名家梅蘭芳特來捧場,長城唱片公司也派員參加,同時還引起了《天津商報》葉畏夏等多家媒體記者的關注。當時的報道稱:“窗門均雕細花,作淺灰色。窗中陳列,以黑絨作成墊兒,歷階而上,遠觀之如懸鏡在墻。樓下遍陳相片,玻璃櫥中,亦均用黑絨兒作襯,色彩格外顯明。”在照相館二樓安排有休息室,環境舒適,軟椅、沙發、茶几等陳設井井有條。化粧間內,名品胭脂香粉一應俱全,頗得時髦女子歡心。三樓是攝影室,記者看到“黑幕白頂,設弧光燈三架,頂上燈凡六七十盞,開視之,光如白晝,面積甚寬敞,足容三四十人”。中華照相館如此這般走紅津城……然而世事難料,中華照相館後來不幸毀於火患。李耀庭獲得保險公司的賠款後,于1933年又在法租界梨棧竇總領事路(24號路,今長春道)獨資創辦中國攝影公司。

  中國照相館憑藉一流的設備與精湛的技術,勇於開拓進取。面對市場競爭,李耀庭著力推行各種促銷活動,如1935年11月,在《天津畫報》上以“衝曬膠片大落價”為題刊登廣告吸引讀者。此前該照相館衝曬120底片的價格為每張3分(銀元),127底片為每張2分。

  那些年,城市生活理念日新月異,家境稍好的青年人結婚常常要拍攝時尚的婚紗照。據文史專家金彭育介紹,1944年農曆五月,李耀庭曾為他的父母現場拍攝了結婚照,“這張結婚照來自當時天津最受世家顯貴歡迎的中國照相館,由當時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家李耀庭親自登門掌鏡……普通人家很難邀請到他到家中親自掌鏡拍攝結婚照。”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照相館使用進口高端設備經常服務於各種會議,為與會代表拍攝大型合影。20世紀五六十年代,勞動模範、高級知識分子、文藝名流成為中國照相館的主要消費群體,照相館不時將拍得較好的照片挂到門口的櫥窗裏進行展示。照片能挂在櫥窗裏可謂無上榮光的事,老百姓對櫥窗照片中的那些人充滿羨慕,所以圍觀者絡繹不絕,有時因為人太多還會有警察前來維持秩序,情形好似如今的追星潮。

  1970年調到中國照相館工作的攝影師陸宏慈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曾回憶,在中國照相館最輝煌的歲月,“那時7點鐘開門,外面已經排上長隊了,照相要拿號。中國照相館創立了綠色合成,用色和光將彩色進行合成,實現了彩色照,這是技術革新組自己創新出來的。技術革新組就和現在公司的研發部門一樣,這也是中國照相館觀念的超前。”到了80年代初,中斷了三十餘年的婚紗照在中國照相館率先恢復。但在當年不容易買到婚紗,陸宏慈介紹説,照相館有一位何大姐自告奮勇,倣照電影《茶花女》中的人物服裝來手工製作,效果很好。當時的一套婚紗照包括全身合影、半身合影、新娘單人半身照、新娘與新郎單人照,共5張片。陸宏慈説:“最忙的一天曾照過96對新人,甚至很多年紀大一些的攝影師都無法承受這樣的工作量。”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照相機與彩色攝影逐步走進百姓家庭,照片擴印業的發展潛力徒然大增,中國照相館又較早引進了彩色擴印機,開辦彩擴中心,機器晝夜不停,生意異常紅火。

熱詞:

  • 中國
  • 中華
  • 1970年
  • 彩色擴印機
  • 1933年
  • 照相館
  • 名店
  • 茶花女
  • 婚紗照
  • 天津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