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文化之春走山東 四點半學校:孩子們的文化中心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9日 03: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月26日下午4點半,濰坊市濰城區西關小學六年級的曹英君一放學,就跟三位同學來到北關街道安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在輔導員的指導下開始寫作業。“在這兒,寫完作業還可以看看書,跟同學下下象棋、打打乒乓球,到6點媽媽下班了,就會直接過來接我回家。”

  父母沒有下班,上小學的孩子卻已經放學,沒人接、沒人管,這愁壞了不少家長,但這事兒可難不住濰城區北關街道安順社區的居民,因為社區有了一個“四點半學校”,孩子放學就由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幫著管,還有未成年人輔導員幫著輔導作業,家長下班再晚也放心。

  “濰城區中小學大都是4點半放學,所以就叫‘四點半學校’,依託我們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充分利用圖書室、文化活動室等場地資源,開展家庭作業輔導、書籍閱讀等知識普及活動。”濰城區文廣新局文藝科負責人張在新介紹説,“我們遵循自願接納轄區中小學生的原則,不設門檻,不強求,所有服務均是無償提供。”

  2010年新建的安順社區,現在的入住居民有800多戶,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已投入使用。社區黨支部書記林珍英錶示,“我們充分利用文化活動中心的圖書室、文化活動室等場地資源,建設了‘四點半學校’,從下午4點半到6點半,不僅邀請了許多在職老師擔任未成年人輔導員,還有社區工作人員、退休老教師來幫忙,一直照看到孩子父母下班。”

  張在新介紹説,每個“四點半學校”原則在100平方米以上,配備2000冊圖書和適合青少年娛樂的各類用品等,並完備書架、桌椅、照明、防火等設施。同時,濰城區採取招募志願者形式,依據自願、就近、便利原則,按照功能需求建立起一支穩定的、專兼職結合的管理和教師隊伍。

  走進濰城區北關街道後姚社區、安順社區和西關街道的黃家社區,記者發現“四點半學校”的學習場地寬敞明亮,還配有專職管理員、義工輔導員等,孩子們在這裡做作業很專心投入。

  正在安順社區“四點半學校”值班的張榮,是社區附近永安路小學的音樂老師,從去年5月開始在社區擔任未成年人輔導員,“我就是一名志願者,教孩子們唱歌、彈琴,其他4名輔導員有教體育的、有教美術的,都是附近學校的在職教師。”對於為什麼來當志願者,張榮表示剛開始是朋友介紹的,“就是覺得跟孩子們在一起,能為社會多作點貢獻。”

  “四點半學校”目前已經在濰城區遍地開花,成為孩子們的文化中心。張在新表示,自2009年開始建設,現在全區79個社區建有標準化的“四點半學校”,138個農村文化大院基本上也都建有“四點半學校”了。

熱詞:

  • 學校
  • 文化活動室
  • 孩子父母
  • 輔導員
  • 濰城區
  • 家長
  • 在職教師
  • 文化中心
  • 教孩子
  • 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