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每年數百萬股民離場是誰的錯?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0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每年有兩三百萬的新股民進入市場,同時也有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因而決定退出市場或不再交易。這種情形絕不是監管機構所願意看到的,我們必須如實地向社會公眾報告。”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這是郭樹清近日到廣東調研時與投資者代表座談時談到的一個現象。

  通過這個現象可以發現,數以百萬計的股民離場是因為損失慘重,而損失慘重的背後除了有投機跟風炒作的因素外,整體性股民虧損同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兩者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每年上百萬的股民為何對中國股市失去信心。

  在郭樹清看來,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仍然處於“新興加轉軌”階段,還存在各種不規範行為。一是新股價格過高。2010年、2011年新股發行平均市盈率分別為58倍和47倍,新股上市後經過“擊鼓傳花”式的炒作,參與炒新的投資者遭受較大損失。二是小盤股價格畸高。到去年底今年初,小盤股市盈率平均是大盤藍籌股的2.8倍。三是炒作績差股問題比較嚴重。一些績差股上市公司的凈資産已經為負數,喪失了基本價值,但市場上炒作重組題材的現象依然經常可見。

  不可否認,一些股民存在炒作績差股的現象,對小盤股價也存在明顯追漲跟跌的炒作。但恰恰在這些股民不理性的行為背後,市場與監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比如對績差股的炒作問題,監管部門雖然看到了一些績差股上市公司的凈資産已經為負數,喪失了基本價值,卻沒有合理合規的退市通道提供,使其最終成為重組題材,成為接二連三的炒作對象。與此同時,類似在退市邊緣的喪失了基本價值的諸多ST、?觹ST公司屢屢被重組成功的案例也時常發生,因而也激發了一群盲目炒作重組題材股的股民跟風,但真正從跟風中獲利的仍是鳳毛麟角,多數跟風股民成為犧牲品。

  再比如新股價格過高的現象,從中小板和創業板問世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如影隨形,雖然正如郭樹清所言,2010年後新股發行平均市盈率正逐年下降,2010年為58倍,2011年新股發行平均市盈率降至47倍,但問題在於,對高市盈率的現象並不是從一開始、從源頭上進行抑制,而是在事後不斷完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屬於亡羊補牢之舉,如果能夠在首批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之初就高度關注並重視到這一現象,就可以在制度和申請、審批的各個層面和環節進行先期引導、規範,如此,不會發生多數中小板與創業板股票上市之後即步入數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漫漫“熊”途。而在這一漫漫“熊”途中,絕大多數二級市場股民只能是屢屢虧損出局。

  誠然,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正在進一步完善,但過往的事實已經不可更改。要讓上市公司高管充分認識到投資者的每一分錢都不是白來的,這個認識不是靠口號能實現的,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下,當投資者始終得不到回報,而公司因此很難再融資、不能再融資時,上市公司高管們才會真正尊重投資者,才會真正敬畏市場。

熱詞:

  • 股民
  • 績差股
  • 投資者
  • 新股發行
  • 重組題材
  • 上市公司
  • 平均市盈率
  • 題材股
  • 創業板
  • 擊鼓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