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紙媒閱讀量下降 手機閱讀:學歷越低 閱讀率越高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6日 0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在京公佈。調查顯示,由於受數字媒體的衝擊,報紙、期刊等傳統媒體的閱讀量與閱讀率均有所下降,而手機閱讀等數字化閱讀方式增長迅猛,特別是手機閱讀,呈現出學歷越低,閱讀率越高的趨勢。針對這一情況,有專家解釋説,這與閱讀內容有關,手機閱讀主要是網絡小説、穿越小説等大眾化的內容,所以讀者多集中在年輕人和學歷較低的群體中。但也有值得高興的新氣象,即紙質圖書的閱讀率和閱讀量雙雙上升,雖然幅度不是很大,但至少也説明,傳統閱讀方式在廣大群眾中仍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且有近六成的受訪者表示,當地相關部門應該多舉辦一些閱讀活動,在社會上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由此看來,對於閱讀,公眾們終於有了自覺意識。

  重視閱讀是城市乃至國家的一種正確抉擇。有人講,閱讀關乎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關乎我們的精神生活,更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這話或許説得有點大,但文化的傳承,又多一半是靠文字或者説閱讀來完成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國人,基本是在閱讀紙質媒介中長大的,生於七八十年代的人,多半跟著電視一道成長,而九十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則與電子文本和電子遊戲更加親近。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即千百年來,我們的傳統文化與經典,幾乎多是以方塊字的形式延續的,而文字與視覺對受眾的內心浸染畢竟是兩碼事兒,疏遠了閱讀,若干年後,我們的文化是否會再次出現斷裂?近些年來,我也接觸過很多大中學生,不客氣地講,他們的漢字書寫水平每況愈下,知識結構也很單薄,遇到搞不懂的問題,唯一的選擇就是到網上查找,假若網上沒有,就只好瞪著眼睛抓耳撓腮了。網絡搜索這樣的“捷徑”,方便是很方便,但它也極易摧毀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是創造能力。

  現如今,已經有了網上圖書館,經典也已被數字化,一些新出版的紙質圖書也有電子文本等,電子閱讀已成為一種大趨勢和新工具。關鍵是我們是否會充分地去利用這個新工具。人類之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正是借助了各個歷史時期全新的科學成果。但有一個前提我們必須搞清楚,也即根與花的關係。沒有根,花是開不了的,更不會結出果實。我們當然可以“移花接木”,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嫁接到先進的形式上。

  幾年前,在下從擁擠嘈雜的黃山溜下,穿行于山野之中,行走于古村小巷之間,鳥在飛,雀在叫,同時伴著遠處傳來的朗朗書聲。有位白髮老農,還把他寫的“書”送給我,並説,一天讀10頁,少了些,但天天讀,就積下了。從那天起,我就認為,真正能把書讀懂了的人,或許真的不在城市,而在鄉間。

熱詞:

  • 閱讀活動
  • 紙媒
  • 學歷
  • 手機
  • 捷徑
  • 網絡搜索
  • 電子閱讀
  • 數字媒體
  • 新聞出版
  • 網上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