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把脈保護區靠什麼?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1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環境報第1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

  李克強副總理在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上強調,要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

  做好保護區工作,首先要明白存在什麼問題,這要靠監測,説得清才能管得好。作為三江源頭,三江源區生態敏感,地位重要,更需加強監測能力建設。

  中國環境報記者 安世遠 通訊員 夏連琪 李生寶 西寧報道

  生態監測是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更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的科技支撐類項目。

  幾年來,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區連續開展地面監測、遙感監測、補充調查、能力及數據庫建設、分析與評價等工作,已經基本形成了多專業融合、站點互補、地面監測與遙感監測結合、駐測與巡測相結合的點線面一體的生態監測站網體系。

  在建立這一體系的同時,三江源區確定了包括地面監測、遙感監測、人類活動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狀況評價、工程成效評估、生態系統綜合評估等六大類、150多項的生態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

  據了解,目前,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設立了14個生態系統綜合站點、3個水土保持監測小區、兩個水文水資源巡測隊、4個水文水資源巡測站、7個水文水資源駐測站、兩個自動氣象站。

  同時,保護區設有草地、森林、濕地、沙化土地、水文水資源、水土保持、氣象要素、環境質量等基礎監測點527個,每年還可以根據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年度實施情況布設工程項目區監測點。

  按照“整合資源、填平補齊”的原則,青海為原有的水文、氣象觀測站點配備了ADCP(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氣象要素自動監測儀器等設備,為稱多縣草地生態系統綜合監測站配備了分光光度計、環境空氣背景監測系統等設備,為玉樹隆寶、孟宗溝、同德巴曲溝3處水土保持綜合監測小區配置了觀測場和監測設備。

  目前,青海已經完成了生態監測數據庫的設計及軟硬體設備購置,建成了一個數據中心和6個分中心,初步搭建了三江源生態監測數據庫框架,主要包括基礎空間、人口與社會經濟統計、對地觀測、生態環境地面觀測、氣象要素觀測等數據庫。

  數據庫管理系統主要包括數據錄入系統和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管理的數據從類型上主要有矢量數據、柵格數據以及表格數據。

  同時,青海省完成了生態系統本底綜合評估,結合遙感監測、歷史數據整編、野外實地驗證和地面監測工作,圍繞區域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特徵及其變化規律,生成了多時空尺度系列生態監測與評估信息,構建完成了綜合評估指標體系。

  通過搭建三江源生態監測綜合數據庫平臺,青海首次獲得三江源區域比較系統、完整的地面監測數據、遙感監測數據及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補充調查數據,為生態監測項目後續的信息查詢系統、評價服務系統和預警服務系統建設奠定了基礎。

熱詞:

  • 生態監測
  • 三江源區
  • 遙感監測
  • 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
  • 玉樹隆寶
  • 草地生態系統
  • 三江源地區
  • 水文水資源
  • 生態保護
  • AD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