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談改革 看發展]激發中國經濟潛能--金融改革觀察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14: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開欄的話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年。當前,改革發展呈現活力迸發、蓬勃興旺的可喜局面。從城市到農村,從沿海到內地,各部各地,各行各業,調結構轉方式不斷出現新熱潮,穩中求進深化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面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複雜多變,面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全國人民堅定信心、聚精會神、攻堅克難、開拓前進,在改革中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在改革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在改革中譜寫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新篇章。從今天起,光明日報推出“談改革看發展”專欄,敬請關注。

  關心中國金融改革的人一定不會忽視這件大事──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人們沒有忘記,過去的一年裏,溫州金融業面臨雙重壓力:實體企業融資難與民間金融高利貸。

  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可謂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又一次“破冰”之旅。它開啟了中國民間金融陽光化、合法化步伐,也為未來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留下了無盡的憧憬。

  讓我們由此回望中國金融體制改革30多年的足跡。

  改革,使中國金融譽冠全球

  從上世紀80年代建立中央銀行制度,全國僅有幾家國有商業銀行,金融資産總量僅3000多億元,到如今,銀行業總資産達到108萬億元,全國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3700余家;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形成銀行、證券、保險業齊全的金融組織體系;資本市場、貨幣市場、黃金市場和期貨市場協調發展的金融市場體系;以“一行三會”為架構的金融監管體系已初具規模。

  “巨變的根本原因是改革開放。”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説。

  2002年,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高達25%。有境外媒體説,中國的金融體系是個大定時炸彈,也有人説,中國的金融體系技術上已經破産。

  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定,實施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2004年1月,國務院公佈中行和建行實施股份制改造試點的決定,這項被溫家寶總理稱為“背水一戰”的改革正式拉開大幕。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先後成功上市,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銀行業不良貸款也持續降至2011年的0.9%。

  “改革改善了國有銀行的治理結構,明顯提升了其實力和抗風險能力,使其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經受了考驗。”周小川説。正是有了這樣的實力,在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面前,中國銀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0.6%,在全球獨樹一幟。

  我國匯率體制改革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步,到90年代幾次重大改革:1994年1月1日實現了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並軌,4月成立了外匯市場,1996年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亞洲金融風暴後,2003年10月,國務院確定了國有銀行改革,同時逐步放寬外匯管制,推進外匯市場建設,然後再進行匯率改革的順序。周小川説,改革不是迫於某種國際壓力,而是我國從自身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作出的重要決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出現數次比較明顯波動,包括通貨膨脹、經濟過熱和通貨緊縮。與此相對應,也經歷了數次較大宏觀調控。此間,貨幣政策緊扣經濟發展脈搏,適時採取相應變化,日趨靈活、審慎和有針對性,確保經濟航艦平穩前行。

熱詞:

  • 金融體制改革
  • 改革發展
  • 金融改革
  • 金融體系
  • 金融資産
  • 經濟社會發展
  • 金融監管體系
  • 金融組織
  • 破冰
  • 外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