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一則關於語文教育的案例又引發了人們對教育問題的深思。一道小學一年級的語文閱讀題中涉及“孔融讓梨”的故事——“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該小學生回答“我不會讓梨”,老師判其回答錯誤。小學生的父親將其發上微博,引發圍觀與熱議。
坦白説,傳統的語文教育,確實無法與德育脫節,因其教學內容中相當一部分與文言文、古詩詞相關,這些均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濃縮精華,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佔據了重要地位,無論人們對儒家持何種態度,儒家思想真真切切地對中國人形成了極大的影響。重道德、向聖人學習的學習方式沿襲已久。它幫助社會樹立了一種價值觀與人生觀。
然而,這種人生觀與價值觀卻是一把雙刃劍。學者們曾喋喋不休地討論過東亞地區和國家裏儒家思想等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那些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市場經濟結合較好的國家與地區,實現了經濟騰飛、良好的制度變遷,以及民眾良好素養的培養。簡單説就是人情溫暖、規制合理、秩序井然。人們也從不覺得傳統文化對現代市場經濟以及現代民主制度有什麼阻礙作用。
而當一個社會制度改革沒有完善、社會面臨轉型期的時候,如果規制不當,那麼人們就容易無所適從,在很多方面面臨“道德滑坡”。就教育而言,如果其目的依然是灌輸為主,而不是開啟心智為先,那麼必然就會令人困惑而無所適從。
坦率地説,東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表明,教育中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強調,並不會必然對受教育者産生不利的影響,相反,在我國,目前正需要道德重建,比如,社會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徵信體系,來緩解令人頭痛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再比如醫德、師德也都是道德重建中的重頭戲,等等。需要明確的是,這種道德重建並不能依靠灌輸式教育獨立完成。
一個小學生、中學生,甚至大學生,其受教來源並非只有學校與課堂,俗語説:社會才是人生的課堂。這就是説,學生對社會的了解、看法會成為其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影響因素。因此,除了學校與課堂教育,中國人的精神層面的道德重建,必須依靠制度改革等物理層面的推動與完成來實現。制度改革包括政府自身的一系列改革、進一步清晰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完善各種法規制度、懲治腐敗、改革GDP考核制度以及地方政府的“經營角色”、完善監督制度、財政與稅收需讓利於民、加大對各種民間機構的扶持以拓展公益事業的發展平臺,等等。只有社會的基本運行,令一個普通人感到政府是“以民為本”的服務態度,以及該社會法治嚴明、透明清廉、人情溫暖,人們的道德重建自然不在話下。相反,假如人們對社會的種種不良風氣與現象看在眼裏,而學習的又是另一種價值觀,那麼人們不僅無所適從,而且可能還會越來越人格分裂。
回到具體的“孔融讓梨”的問題。坦白説,向學生講孔融讓梨的故事,並不為錯,但或許不應該把這個故事放在是非對錯題裏進行判斷,題目設置者不應該給小學生留空、期待讓小學生填上“我會讓梨”的標準答案。而應該以此故事為例,鼓勵小學生們有分享的精神。儘管近年來學校的語文課本內容不斷在改進,但中國式教育的灌輸本質依然沒有得到改變。這並不利於一個創新式社會的發展,就小學教育而言,中國與歐美等國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後者更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對社會和周圍環境的常識確立。對於書本知識,遠不如中國這麼緊張,比如法國,7歲以前的小孩並不要求識字,對其教育主要放在做遊戲、陪著玩,以開發智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這種教育並沒有一個模子供所有小孩參考和學習。與之相比,我們的學前教育正空前大發展,各種各樣的小朋友英語班、語言班、美術班等興趣班在大城市如雨後春筍的態勢,這些都是在為小孩進入正統的教育體制,並在其中拔得頭籌做準備。
教育方式的改變已經迫在眉睫,因為它關係到一個社會是否具有創新的源動力,也關係到未來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教育中,道德教育不應是一種負擔,或者因此而質疑它的重要地位,而應該改變教育方式,並且改革者也應該儘快推動自上而下的全方位體制改革,如果改革帶來了善治,這些良好的改革效應都將會投射到教育之中,人們則會從社會和制度中吸取道德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