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熱點快評:加分造假視同作弊給教育公平加分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2日 10: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7日,北京市教委轉發了教育部《關於修改〈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的決定》。與修改前相比,新《辦法》共有15處較大改動,首次將加分資格造假認定為作弊。(4月18日《京華時報》)

  加分資格造假,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偷”了10分、20分,不是作弊是什麼?對此,坊間早就呼籲強化對加分資格造假的打擊力度,提高造假者的違法成本。如今,教育部首次將加分資格造假認定為作弊,顯然有利於捍衛高考(微博)公平,這是給教育公平加分。

  不過,教育部雖然將加分造假視同作弊,但未明確對該行為的具體懲罰細則。若參照原有的懲罰規定:考生有考試作弊行為之一的,其當次報名參加考試的各科成績無效,則這樣的處罰還不夠。加分資格造假往往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其背後有家長,有學校,甚至還有利益掮客,僅僅處罰學生,無法有效遏制加分造假的勢頭。

  此外,一方面固然要嚴懲加分資格造假行為,另一方面亦應清理不合理的加分項目。我國高考加分項目氾濫,加分標準過於寬泛,調查顯示,現在全國各地衍生了將近200條各類地方性加分政策。更加難以統計的是,這近200條地方性加分政策,又蘊含數不清的“彈性空間”。有學者直言,一些加分項目,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文體特長生等,已經成為某些權勢人物營私舞弊的通道,偏離了獎勵特長和優秀的初衷,從而導致長期被視為相對最公平、“最不壞”的全國統一高考制度中一個觸目的不公平要素。

  為此,亟須清理各種不合理的高考加分項目。前不久,廣東省招生委員會出臺規定,2014年起,廣東高考加分項目從現在的23個銳減至6個。加分分值則由原來的20分,統一規範為本科加5分,專科加10分。應該有更多的地方行動起來,清理加分項目,還原教育公平。

  該清理的清理,該保留的保留,對保留的加分項目應強化監督,監管的前提是透明,每一個環節都應曝曬在陽光下,接受公眾苛刻的目光,使每一個環節都無法暗箱操作。

  教育學者楊東平(微博)先生説過,如果教育機會可以用金錢購買或用權力交換,教育就不再是促進社會公平的偉大工具,而異化為製造和擴大社會差距的幫兇。不斷打擊加分資格造假等作弊行為,確保考生站在公平的起跑線上,是在捍衛教育公平的底線,也能提振人們對高考公平的信心。

熱詞:

  • 加分資格
  • 教育公平
  • 教育考試
  • 作弊行為
  • 教育機會
  • 教育學者
  • 高考加分
  • 造假行為
  • 招生委員會
  • 彈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