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特約撰稿人王黎洋
倫敦奧運會門票銷售工作即將進入尾聲,但是關於倫敦奧運會票價偏高的議論,卻有愈演愈烈之勢。普通英國民眾普遍認為“真的非常高”。
“這個價格真的很昂貴。”萊斯特大學的學生詹姆斯的觀點代表了大多數英國人的想法,“我沒有打算去倫敦看奧運會,雖然我認為它(倫敦奧運會)對英國現在的狀況會有積極的影響,但是,無論如何,我是不會去現場觀看的。如果可以,我會在電視上看看英國隊的表現。”而來自倫敦的漢森一家的觀點則更為直接,“奧運會和我們沒什麼關係,我們不看奧運會。因為在奧運會上看不到橄欖球賽,如果讓我花這麼多錢去看一場奧運會比賽真的太貴了。”的確,在大多數英國人眼中,奧運會雖然可以給英國經濟帶來很多正面的積極的影響,但是他們並不關心,也不關注奧運會本身。比起每週末的橄欖球和足球來説,奧運會只是在英國舉辦的外國人的舞會。所以讓英國人掏錢看外國人的表演,的確是件困難的事情。
願意每週花去六七十英鎊去觀看英超,卻不願為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去現場喝彩,英國人對奧運會高票價的抱怨着實讓人不甚理解。也許漢森夫人的話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如果你關心橄欖球,你就願意花錢去看,正如那些曼聯的球迷並不覺得曼聯的球票昂貴一樣,但是如果讓他們去看一場他們並不關心的比賽,那無論多少錢,他們都會覺得昂貴。”
作者簡介
王黎洋,畢業於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曾在《足球周刊》雜誌擔任實習編輯。現就讀於萊斯特大學媒體與傳播研究碩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