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清新童謠打響滬語保衛戰 音樂會月底登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7日 2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天新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4月16日消息:“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落雨嘍打烊嘍,小巴辣子開會了”這些曾被視作童年記憶中最溫暖的童謠,在城市的飛速發展中,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耳畔。為讓上海孩子留住鄉音,也為讓這座城市留住它的味道,4月30日、5月1日,“上海愛濃——滬語童謠童聲合唱音樂會”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婉約登場,為觀眾呈現一場獨具魅力的童謠視聽盛宴。

  孩子滬語咬字不準惹人憂

  作曲名家為童謠助陣

  滬語作為上海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從一種獨特的角度體現著上海歷史文脈和發展軌跡。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及居住模式的改變,滬語生存環境也變得愈發惡劣。

  本次童謠音樂會發起人及策劃者、著名滬劇演員徐俊在談及這一策劃的由來時,就直言靈感拜女兒所賜:“我家孩子在讀幼兒園時,園裏想辦一個教孩子們唱童謠的活動,就委婉找到我邀我指導。最初不覺得這是個很難的事情,但真的去了才發現這任務著實艱巨,小孩子們似乎連上海話都不太會説,更不要説唱童謠,而我搜腸刮肚翻來覆去也就些殘缺的童謠記憶。當時,我就萌發了要做一台童謠音樂會的念頭。”

  在發佈會現場,有關學者認為,現在很多上海的孩子都不太會説上海話,但是上海話是作為上海本土文化傳承和發揚的文化內容之一,是需要更好的保護和推廣的。滬語童謠的推廣,一方面可以勾起大人們的懷舊情愫,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兒童的滬語興趣。著名節目主持人張民權也感慨:“我們從小聽的那些童謠如今很少再聽到了,別説是歌謠,就是哪怕正宗些上海話都聽不太到。有段時間幼兒園、小學禁止孩子們説滬語,現在雖然稍作放寬允許課餘休息時説滬語,但那種氛圍斷了層,即便家長們鼓勵,孩子也很少張口。”談起近日來聽到的兩則關於現在上海囡囡的蹩腳上海話,張民權無奈説道:“朋友的孩子回家管父母要出生證,上海話説得半吊子竟成‘畜生證’,家長們又是氣又是好笑,又問要這證幹嗎,孩子天真答到用來辦‘猢猻證’(學生證)。最初覺得這就是一笑話,但細想這著實可悲,連家鄉話都説不利落,以後的孩子怎麼還會對這個城市有歸屬感。”

  作曲名家為童謠助陣

  當年,很多老一輩的上海人都是聽著媽媽朗朗上口的“滬語童謠”快樂成長的。但是隨著現代文化品格的確立,現代人的審美意識與民族民間文化之間隔閡漸深,許多滬語童謠面臨被遺忘的危險。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次“上海愛濃——滬語童謠童聲合唱音樂會”的舉行,將有助於喚起人們對童謠的溫暖記憶,激發孩子們對童謠的興趣,同時有利於上海本土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推廣。

  據悉,此次的滬語童謠演唱會是由童聲合唱、情景舞蹈、交響伴奏等幾部分組成,全場將獻演18首曲目,其中,既有上海本地的童謠,也有流傳于江南一帶的民謠。更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將孟浩然《春曉》(唐) 、王維《山居秋暝》(唐)、孟郊《遊子吟》(唐)這三首唐詩融入套曲的曲段。演唱會的最後部分為全場互動性表演,觀眾在最經典的滬語童謠聲中,仿佛置身當年的情境,重溫兒時的童謠記憶。

  另外,為力求使“滬語童謠”更具代表性,以著名作曲家何佔豪為核心的音樂創作組,將對曲調進行再編以及對配器作精細的打磨,使其保留民間的淳樸精華。

熱詞:

  • 童謠
  • 滬語
  • 音樂會
  • 春曉
  • 遊子吟
  • 童聲合唱
  • 山居秋暝
  • 視聽盛宴
  • 家長
  • 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