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好心提醒"亦須有理智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7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天的人民日報經梳理整合,回顧報道了近年來在社會上産生嚴重後果的十起網絡謠言案例。這些案例大多在事發當時就知悉了,現在“重溫”,感觸更多。從這些造謠和謠言所導致的嚴重後果中,可以發現一些具有共性的東西,引出若干共同的教訓。其中有一點,就是炮製謠言者並非故意、惡意,別有用心地破壞社會秩序、擾亂人心,而是出於“好心”提醒、勸告別人,結果“潑水難收”,造成惡劣影響。

  比如,2008年的一條短信“告訴家人、同學、朋友暫時別吃橘子”,竟導致了一場危機:全國柑橘嚴重滯銷。2010年一個打工者最先將道聽途説的消息編寫成“你好,二十一號下午六點以前有六級地震注意”的手機短信息,結果令山西數百萬人街頭“避難”。2011年2月,一個給某化工廠送土的人,發現廠區一車間冒熱氣,在未核實真相的情況下,即打電話告訴其正在打牌的朋友,稱廠區有氯氣泄漏,告知其快跑,結果“爆炸謠言”不脛而走,引發大逃亡,4人遇難。又如,去年日本發生地震海嘯之後,浙江網名為“漁翁”的網民在QQ群上發出消息:“據有價值信息,日本核電站爆炸對山東海域有影響,並不斷地污染,請轉告周邊的家人朋友儲備些鹽、幹海帶,暫一年內不要吃海産品。”結果引發各地恐慌性的搶鹽風潮。

  諸如此類的造謠傳謠,一開始或許是無意識的,是為了讓親友獲知“有危險”的信息,及時防範,以保安全。但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料到,在當今高科技條件下的信息傳播,早就不能與過去“口口相傳”的人際傳播環境同日而語,一個不經意的“私下提醒”,一句並非太當真的“悄悄告知”,不消眨眼工夫就會四處擴散開去,以無法預料的速度播撒開來,以訛傳訛的“效率”前所未有,幾何級增長的“魔力”可怕至極。即便是以“好心”為目的起始,最終的也會發展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即便僅僅是以“開玩笑”為初衷,謠言四起,滿城風雨的後果也已難以個人意志所掌控。當然,心懷叵測、惡意造謠者不在此列。

  因此,關鍵時刻、重要問題上,“好心”、“善意”也需要有冷靜的頭腦、理性的判斷,一旦“聽到風就是雨”,往往就會犯下無中生有、向壁虛造之大忌,釀成難以挽回的大錯。須知,“風”和“雨”之間確有必然聯絡,但“風”來了未必一定有“雨”,其間需有若干必備條件,假如不分青紅皂白,主觀臆測,無端猜疑,妄下結論,自以為是,就不是出洋相、鬧笑話那麼簡單,那麼無關緊要。對此,務必有足夠的認知。

  同時,每個人都需要具備一點傳媒素養,懂得如今基於互聯網、手機之上的信息傳播究竟是何等神速、會産生何等巨大威力。這樣,非理智的信口開河或許就會克制一點,不自覺的造謠、傳謠、信謠也會大大減少。

  這可以説是“社會上産生嚴重後果的十起網絡謠言案例”留給我們的寶貴教訓及其現實價值。

熱詞:

  • 好心
  • 善意
  • 魔力
  • 效率
  • 漁翁
  • 網絡謠言
  • QQ群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