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圖文 >

男子網上散播謠言引發全國搶鹽風波被拘留10日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5日 12: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民間配合官方及時回應可速破“謠鹽”

  ● 不同人群對謠言的“免疫力”有所不同

  ● 深入研究謠言方能有的放矢粉碎謠言

  4月1日,網友“漁翁”在經歷了10天的治安拘留期後,重歸自由。

  這名浙江省杭州市某數碼市場的普通員工,于3月15日上午10時左右,在自家電腦上敲下一段不到50個字的消息,發在了幾個QQ群上。超乎他想象的是,在此後的短短幾個小時之內,這條消息不脛而走,直至演化為兩天后全國範圍內的輻射恐慌和搶鹽風波。

  3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發佈消息稱,已查到“謠鹽”信息源頭,並對始作俑者“漁翁”作出行政拘留10天,罰款500元的處罰。4月14日,當《法制日報》記者通過西湖分局工作人員聯絡上“漁翁”時,他表示自己正常生活已被打亂,不願多談。

  事實上,被打亂的遠遠不止“漁翁”一個人的生活。網絡謠言對社會公共秩序的殺傷力早已為公眾所目睹。

  信息時代的謠言,其擴散速度和廣度均讓人為之驚嘆,辟謠難度也隨之大大增加。在“謠鹽”風波中,網絡第三方辟謠組織的出現、政府透明迅速地反應讓一場波及全國的謠言在短短兩天之內告破。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的多名專家眼裏,這是一場空前成功地辟謠。但是,在此次成功辟謠之後,如何應對可能發生的網絡謠言,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一次空前成功的辟謠

  “據有價值信息,日本核電站爆炸對山東海域有影響,並不斷地污染,請轉告周邊的家人朋友儲備些鹽、幹海帶,暫一年內不要吃海産品。”

  這是3月15日中午,網友“漁翁”在QQ群上發出的消息。隨後,這條消息被廣泛轉發。16日,北京、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發生搶購食鹽的現象。

  官方分析,造成食鹽搶購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地震海嘯造成核泄漏,民間盛傳含碘物品可以預防核輻射,造成部分民眾盲目搶購囤積碘鹽;另一方面,民眾擔心海水受到污染,以後買不到沒有污染的食鹽了,所以搶購囤積,一些不法商家甚至趁機提價牟取暴利。

  3月17日午間,國家發改委發出緊急通知強調,我國食用鹽等日用消費品庫存充裕,供應完全有保障,希望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合理購買,不信謠、不傳謠、不搶購。並協調各部門多方組織貨源,保障食用鹽等商品的市場供應。

  同日,中國鹽業總公司成立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鹽業公司發出緊急通知,要求立即啟動市場應急工作機制,直至市場恢復平穩,加大成品鹽調撥力度,實行24小時配送服務,確保食鹽市場穩定供應。

  隨後,衛生、物價、工商等部門及各地地方政府也快速反應進行辟謠。

  18日,各地鹽價逐漸開始恢復到正常,謠言告破。從開始到結束僅短短兩天時間,這在對謠言有深入研究的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周裕瓊和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副研究員樊春雷看來,是中國空前成功的一次辟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