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齊魯晚報:不處分偷換演講稿是學校應有的寬容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3日 1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種變味的教育,學了能有什麼用呢?就是考上大學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們不是機器,即使是機器,學校也不該把我們當成追求升學率的工具!”很難想象,這些話來自一所高中的國旗下演講。

  據媒體報道,一名高二學生在升旗儀式上悄悄換掉講話稿,當眾抨擊教育現狀。消息爆出,迎來一片讚揚之聲,在對演講內容進行肯定的同時,不少人更是為這種大膽的行為叫好。

  從內容上看,這名學生説出了不少學生的心聲,網絡上的齊聲讚揚充分説明了這一點。那麼,是什麼給了一個中學生如此大的勇氣?如果學生們的思想早就在寬容中得到疏泄,而不是壓抑得太久,是不是當天的事情就有避免的可能?

  報道中提到,在發生換稿的中學,國旗下的演講是層層把關的。演講學生要經過精心挑選,演講稿也要老師嚴加審查。偷換演講稿的學生本身就是一名在老師眼裏品學兼優的學生,更換之前的稿子也是經過老師審閱的,這才有資格站在了演講臺上。眾所週知,教育是通向未來的階梯,甚至意味著一個國家前進的方向,而如此審查只能讓人寒心!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創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跳出定式和窠臼。如果中學生的普通演講都需要接受嚴格的限制,他們又如何進行獨立的思考?

  “鐘不敲不響,話不説不明”,這名中學生勇氣可嘉,沒有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主動閱讀的過程中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在思考的基礎上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值得注意的是,對這種思考方式的培養,原本應該是學校的職責,卻變成了學生“對抗”學校的自主行為。

  作為教育的主導者,學校有義務為學生提供有利的條件,創造自由思考的空間和表達想法的機會,而不是只能被動地應對。老師們在日常授課中,也有必要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勇於提出疑問,敢於發出不同的聲音。如果創造一種溝通順暢的教育氛圍,臨時換稿的事情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在這名學生長達五分鐘的慷慨陳詞中,我們能夠看到學校的處理方式也有亮點。儘管音響主控臺就在不遠處,也有老師站在演講臺附近,但沒有人去斷掉電源或者上前制止,而是從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出發,靜靜地聽完。事後學校表示,不會對他作出處分決定。

  當然,“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即便是不同聲音的發出,也應該得到規範的約束。升旗儀式本是嚴肅的場合,需要良好的秩序來維護,而這名中學生臨時換稿的策略,無疑是對秩序和誠信的損害。從這一點來看,學校做出的批評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教育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充滿了對錯誤的修正和對真理的探尋。面對學生的不同聲音,學校一度採取了壓制的手段,卻遭到了來自學生的“反抗”。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利用換稿事件帶來的契機,可以充分發動討論,給不同聲音以成長空間,給學校教育以進步的動力。

熱詞:

  • 處分決定
  • 老師
  • 反抗
  • 中學生
  • 演講稿
  • 升學率
  • 鼓勵學生
  • 主控臺
  • 考上大學
  • 學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