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自主汽車的圍城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3日 1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對“自主汽車”這個提法,業界一直頗有爭議,因為對於任何汽車品牌的擁有者來説,每個品牌都是自主的。但是,必須以訛傳訛的是,“自主汽車”作為中國本土汽車的代名詞已經深入人心,很難再換一種稱謂了。

  東風風神曾提出一個“華係車”的概念,是相對日係、美係、德係起名的,但事實證明這個概念並沒有推廣開來,業界對風神的定位依然是自主汽車品牌。

  一個新的現象是,一批新的自主車型如榮威950、全球鷹GX7、長安逸動等,因為産品的脫胎換骨與合資競品的差距縮小,甚至個別技術指標超過合資車型,急切希望從自主陣營中出位,消除消費者對自主汽車的偏見。另一方面,因為自主汽車能夠得到政府更多認同和支持,不少合資企業又積極向自主靠攏,推出一批所謂的合資自主車型。

  自主汽車真有點像圍城,城裏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對合資自主抱有抵觸心理的人士認為,這是跨國企業在摻沙子、攪渾水,合力絞殺自主汽車。支持合資自主的人士認為,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合資公司的中方有機會掌握一些研發技術不是壞事。

  總體而言,自主汽車的整體認知度不高。一份第三方的調研數據顯示,近45%的用戶基本不考慮購買自主汽車,而且這個比例仍在不斷增加。在一季度自主汽車的市場佔比滑落到10年來的最低點後,是時候為自主汽車正本清源了。在越來越複雜的自主汽車構成中,雖難以徹底區分誰是李逵,誰是李鬼,但至少可以畫出幾個粗線條的流派以正視聽。

  在筆者看來,眼下的自主汽車陣營可分為四大流派。

  一是完全正向開發的。這一模式起步艱難,投入巨大,必須構建一個完整的研發體系,需要幾千名工程師從産品開發理念做起,不模倣、不抄襲、不走捷徑。雖成效緩慢,但厚積而薄發,潛力巨大。屬於這一陣營的,筆者認為有上汽、長安、奇瑞、吉利。

  上汽到2015年的研發投入為450億元,榮威950、MG5等新品的上市,標誌著産品2.0時代的到來。長安每年的研發投入是營業收入的4.5%,近3年來總投入超過200億元,完成了“五國九地”的研發佈局。奇瑞每年的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7%,近3年直接研發投入達45億元。吉利的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10%,今年是10億元。

  二是接近正向開發的。這一流派的車企也在積極構建研發體系,在動力操控、安全舒適、娛樂信息等多個方面擁有核心技術,但産品仍有模倣、抄襲的痕跡,如比亞迪、長城等。

  三是一身品牌的拼裝車。通過購買成熟的平臺和技術,實現快速上馬,如一汽奔騰、歐朗、東風風神、廣汽傳祺、北汽E系列等。

  四是大多數合資自主車型。既然承認合資車企過去基本沒有研發能力,那麼起步就不可能投入鉅資搞嚴格的正向開發,多數是將合資車型中淘汰的老車型進行拉皮變臉,以低價來賺取剩餘價值。從一個較長的時間週期來看,合資車企的成本控制能力一定比不了自主車企,因此,如果不是真心搞研發,市場競爭潛力不大,有可能成為自主陣營中“低質低價”的洼地。

  在自主汽車這座圍城中,我們不能總用老眼光無視變化。那些堅持自主創新、潛心産品研發的車企理應得到更多的掌聲……

熱詞:

  • 全球鷹
  • 自主汽車品牌
  • 自主創新
  • 車型
  • 研發投入
  • 車企
  • 自主汽車
  • 華係車
  • 榮威
  • 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