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高端訪談:加快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3日 12: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來武近影。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産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須緊緊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的歷史機遇,堅持科教興農戰略,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決心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推動農業科技跨越發展,為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本版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專訪,邀請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就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暢談新思路、新打算、新舉措。

  ──編 者

  閱讀提示

  我國農業正從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轉型,科技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農業科研與農業生産脫節、推廣服務體系不健全,是影響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兩大障礙。

  科技部將重點抓好四件大事:構建“三位一體”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探索現代農業技術創新示範體系、培育商業化育種新模式、推進農村信息化。

  農業科技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

  記者: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産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對此您如何理解?

  張來武:中央一號文件首次以“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為主題,可謂抓住了問題的核心和關鍵。

  農業發展離不開這幾個要素:土地和水、勞動力、政策、科技,其中潛力最大的就是科技了。我國人均耕地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45%,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的空間十分有限;人均淡水資源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農業水資源將長期處於緊缺狀態;隨著“70後”、“80後”農民大量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呈持續減少趨勢;近年來中央的各項惠農措施一再加碼,政策支持不會是無限度的。

  相比之下,農業科技的挖潛空間相對較大。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的整體水平差距還較大:我國的農業科技貢獻率為53%,發達國家一般在70%以上;我國的水分利用率、化肥利用率平均在40%左右,發達國家則超過60%;我國的玉米平均單産水平,只相當於美國等國家的60%。換個角度看,差距就是潛力。

  因此,今後我國的農業發展,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轉變農業生産方式,以科技創新實現對水土資源的有效替代,以科技進步提高資源要素生産率,走科技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道路。特別是我國農業正從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轉型,科技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

  記者:為什麼這麼説?

  張來武:現代農業的實質就是科技型農業,它是以現代科技引領農業一二三産業融合、産前産中産後一體化的産業體系;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也是用先進科技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隨著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快速轉型,農業的核心要素將由土地、水等自然資源,轉變為科技進步和人力資本。

  因此,農業科技創新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我國未來的農業發展,出路在科技,潛力在科技,希望在科技。

  農業科研與農業生産脫節、推廣服務體系不健全,是影響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兩大障礙

熱詞:

  • 農業科技創新
  • 中央一號文件
  • 加快推進
  • 水分利用率
  • 傳統農業
  • 農業發展
  • 80後
  • 現代農業建設
  • 化肥利用率
  • 內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