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警惕物價搭車“成本漲價”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3日 0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湖北日報訊 近期,食用油、日化産品、奶粉等民生用品相繼出現漲價現象,各家企業給出的理由十分相似油價、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有專家指出,如果“成本漲價”形成慣性,將加大通脹壓力和宏觀調控難度。

  三大推手浮出水面

  北京水屯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相關人士稱,受國際大豆期貨持續走強的影響,天津港大豆散油價格從3月初的9300元/噸漲至目前的 10140元 /噸,月環比上漲9.03%。在南美大豆減産預期的背景下,食用油價格預計短時間內難以回落。

  此外,工資上漲也增加了企業成本。據統計,2011年全國共有24個省份年內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2%。按照《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十二五”期間,我國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要保持在13%以上。

  除上述原因外,汽柴油價格上調也讓企業感到明顯壓力。國內汽柴油價格繼2月上調之後,又于3月20日每噸均提高600元,這使得企業運輸成本大幅增加。

  警惕“成本漲價”成慣性

  專家認為,我國正進入生産要素成本週期性上升的階段,多種生産要素價格走勢都出現拐點。一方面,我國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減少,用工成本增加將是企業長期面臨的問題。同時,水、電等資源性産品價格的上漲也將增加企業的生産成本。但成本增加並不是産品漲價的充分理由,政府應通過規範市場競爭秩序,引導企業主動消化成本,提高競爭力,而不是一味地向終端消費者轉嫁。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認為,汽柴油價格上調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好的示範效應。只要一有成本增加,企業就以此為由進行漲價,有的企業甚至在成本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搭車漲價。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認為,民生産品紛紛漲價既有實體經濟自身原因,也有市場心理作用,要警惕搭車、跟風漲價等行為。相關部門應及時公佈市場信息,加強引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一些所謂的漲價理由不攻自破。(據新華社北京11日電)

熱詞:

  • 人口紅利
  • 成本漲價
  • 汽柴油
  • 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
  • 價格上調
  • 最低工資標準
  • 食用油價格
  • 農副産品
  • 北京工商大學
  • 水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