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照相術初入津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1日 1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網-數字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天,您可以隨手拿出相機、手機記錄生活,相形之下的黑白藝術照悄然“回歸”為一種時尚格調,古董相機也成了熱門收藏。萬事問由來,你是否願意聽聽百多年前“奇器照畫”的故事呢?

  真切記錄現實,是人類的渴望與追求。1840年前後,現代照相術在法國巴黎誕生,接踵而至的是專門的照相館在美國紐約開辦。隨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與《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沿海五口通商,洋人登岸,照相術最先傳入粵港地區。1846年,湖南長沙人周壽昌(清道光二十五年進士)曾在廣東遊歷數月,他的見聞日記恰能反映當時照相術初入國門的情狀:“坐人平臺上,面東置一鏡,術人自日光中取影,和藥少許涂四週,用鑲嵌之,不令泄氣。有頃,鬚眉衣服畢見,神情酷肖,善畫者不如。鏡不破,影可長留也。取影必辰巳時,必天晴有日。”當時,西洋人的照相機被中國人稱之為“奇器”,而用其照相叫“畫小照”。文中所説的“術人”就是照相師。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西方攝影師逐步獲得在中國境內旅行拍照的特權,一些軍事攝影記者於是在我國沿海城市采風拍攝,記錄風土人情。1860年8月間,意大利記者費利斯比特來到北方,來到天津。此刻,英法聯軍正在第三次攻打大沽口。8月21日,比特拍攝了《失陷後的大沽炮臺》等一批現場照片。另據清人郝福森撰《津門聞見錄》載:“英匪入天津時,志頗不小,心亦過細。凡河面之寬窄,城堞之高低,所有要緊地方,無不寫畫而去。尤可異者,手執玻璃一塊,上抹鉛墨,欲象何處,用玻璃照之完時鉛墨用水刷去,居然一幅畫圖也。如望海樓、海光寺、玉皇閣,皆用玻璃照去……”

  天津開埠後,更多的西方人進入天津,他們對這裡的人文風物充滿了新鮮好奇之感。傳説1861年的時候,天津有一楊姓官員穿戴整齊趕赴京城,沒想到行至半路被外國人攔下轎子,用“玻璃”將臉照畫而去。其實,這便是早期的珂羅版攝影。如此“突然襲擊”直面黑漆漆的攝影鏡箱,不免讓津官感到恐慌。因為當年對攝影一無所知的中國人大多認為照相好似會被抽去魂魄,是很不吉利的事情。人像攝影進入天津之初也受到了一定阻礙。

  清末,開放的天津已成為南北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重要節點,大批閩粵文人、客商北上,津城盡得風氣之先,同時也吸引了中國照相業策源地廣東的攝影師北上營生,他們帶來了先進的進口照相器材。1875年的時候,廣東攝影師梁時泰在天津英租界創辦了一家照相館,開中國北方照相生活之先河,名聲顯赫。與梁時泰前後腳來津的還有王國華,他聘請寧波攝影師王子銘(一説王子明)在法租界紫竹林(今解放北路郵局對面)開設了恒昌照相館。在1888年天津版的《英法美三國租界地圖》中可見上述照相館之外,還有英租界海大道(今大沽路與大同道交口)上的一家德國照相館。

  最初,照相術大多應用在清政府的內外活動中,為宮廷官宦服務。清末之時,照相在天津已進入文人士大夫階層,照相館的活動也從為地方官、商賈拍照,發展到兼顧優伶等人。另外,無論是照相館的布景繪畫、道具設置,還是拍攝過程中人物姿態塑造與表現,都開始顯現出越來越濃的民族傳統風格,甚至開放城市的審美潮流。

  義和團運動爆發後,時局動蕩,作為“洋玩意兒”的照相業也受到衝擊,一些照相師紛紛離開津城,各照相館經營一度停滯。

熱詞:

  • 玻璃
  • 照相館
  • 南京條約
  • 回歸
  • 攝影師
  • 拍攝
  • 失陷後的大沽炮臺
  • 英法美三國租界地圖
  • 津門聞見錄
  • 英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