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發佈PM2.5監測設點原則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0日 1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社會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網北京4月9日電 (記者 王明浩)隨著多省市公佈PM2.5的監測數據,一些公眾認為,部分空氣質量監測站點設在公園內,不能真實反映一個地區的空氣質量。對於這種質疑,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9日回應稱,監測站點所在區域須“有百姓生活”,並盡可能“避開人為活動干擾”。街心花園這樣的小公園與“大公園”不一樣,符合布點原則,“畢竟空氣是在流通的。”

  北京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隨著北京建成區面積的擴大及遠郊城關鎮的建設,原有監測網絡已不能反映整體空氣質量水平,監測系統遂不斷擴充,目前已建成27個子站,在城市中心區和遠郊區縣城關鎮布設有完善的監測系統。系統多年來持續運行,積累了大量的監測數據,協助政府和公眾對北京空氣質量狀況的總結和理解。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副主任華蕾表示,監測站點布設由監測目的決定,人類活動是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干擾監測子站工作的重要因素,這要求監測子站要建在人為活動較少又不遠離人群的地方。一般情況下,自動監測站點放在既有百姓活動的區域,如城關鎮或市區建成區,同時稍稍遠離人為活動,以避免人對站點監測的干擾。同時,與監測污染源不同的是,PM2.5的監測子站應適當遠離污染源,才不會導致監測到的數據失去客觀性。

  針對外界質疑的北京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佈局是否科學問題,市環保監測中心的説法是,目前的27個站點選在一些相對穩定及較為開闊的地區,選擇站點主要考慮建成區面積、人口密度、污染物空間分佈特點、城市功能區分佈、污染排放強度、人員和經費支持能力等因素。最主要考慮是站點附近沒有明顯的排放污染源,站點周邊的建築設施道路相對成熟。

  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説,PM2.5與PM10擁有相同的監測方法,但PM2.5不僅來源於各種人類生産生活所産生的廢氣,還來源於這些廢氣與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産的二次污染物,因此監測中遇到的變量也增多。就目前而言,PM2.5的監測技術、手段並沒有一個國家標準來衡量和參考,北京為慎重起見,公佈的PM2.5數據為研究性數據。目前國家針對PM2.5自動監測儀器的基本技術標準、質保質控方法等一系列規範還沒有出臺,想在各站點增加對PM2.5的監測,需要等“國標”出臺後,據其更新現有站點的儀器設備,屆時監測的準確性將大大提升。

  北京將致力建成PM2.5監測網絡,到今年底全市將建成35個站點,形成地面和立體相結合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其中以中心城區為主,同時考慮人多的郊區縣及城關鎮,以便更有效地監測PM2.5。華蕾談到,雖然監測站點是固定的點式監測,但空氣是流動的,獨立站點的監測數據可以代表一個區域,監測站點的選擇也囊括了一般的居民區、生活區。根據國家對環境空氣監測網絡的點位布設規範,該監測系統裏還包含若干背景站,如城市背景站定陵,區域背景站八達嶺、密雲水庫和榆垡等,用來反映城市發展建設對郊區環境産生的影響,以及整個華北區域整體空氣質量的背景狀況。★

熱詞:

  • 二次污染物
  • 人為活動干擾
  • 環境空氣監測
  • 監測數據
  • 監測方法
  • 監測網絡
  • 站點
  • 監測技術
  • 空氣質量監測
  • 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