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去痛片可導致胃出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7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北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身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韓大爺,每天必看的電視節目是天氣預報。“如果兩天后是陰天或者下雨,我就得再去買點芬必得備上用。”記者見到韓大爺時,他因為劇烈的胃痛和黑便剛剛住進醫院,醫生在檢查後發現,韓大爺胃內出血,很可能是因為長期吃止痛藥引起的。

  馮女士有著同樣的用藥習慣。15歲開始受痛經困擾的她,頭兩年每到疼痛最嚴重的時候,就靠暖水袋、紅糖水熬過那兩天,直到有一次聽閨蜜的推薦吃了一粒止痛藥,一小時後疼痛消失了,擺脫多年困擾讓她興奮不已。自那以後,她的手邊就離不了止痛藥。當記者向她詢問是否出現過胃痛,並告訴她長期吃止痛藥可能傷胃腸時,她的表情有些意外地回答:“偶爾會有,不會是吃藥引起的吧?”

  在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主任委員、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主任樊碧發教授的診室裏,與韓大爺、馮女士有相同經歷的人不在少數。“我國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樊碧發教授介紹,疼痛的類型很多,不少人沒弄清疼痛的原因就自行長期吃止痛藥,從而出現胃腸損傷,甚至影響肝腎功能。進行一項網絡調查中。在參與調查的近1萬名網友中,81.32%的人“家裏常備有1—2種止痛藥”、75.61%的人“自己到藥店購買和服用過止痛藥”,卻有近八成人不知道止痛藥的副作用。在亞洲首個針對慢性疼痛患者自我用藥習慣的調查結果顯示,約六成慢性疼痛患者在自行使用止痛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80%的人出現疼痛、感冒等不適症狀時會自行買藥治療,購買最多的就是止痛藥。

  老百姓能買到的止痛藥主要是指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芬必得是其緩釋劑型)、吲哚美辛、雙氯芬酸、萘普生、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在推薦劑量下使用上述藥物通常是安全的,這也是為何它們中多數都有非處方劑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焰生教授強調,但如果不經醫囑長期大量使用,就會給患者帶來不少危害。

  胃腸不適。幾乎所有非甾體抗炎藥説明書中,最先提示的不良反應都是上腹不適、噁心、飽脹、噯氣、食欲減退等。嚴重時可能發生胃出血。

  肝功能異常。感冒藥裏常會加入對乙酰氨基酚,它能緩解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在2011年1月發佈公告,限制對乙酰氨基酚在處方藥中的劑量,同時要求在藥品説明書上增加其可能導致嚴重肝損傷的警告。

  慢性頭痛。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調查了4.5萬人用藥習慣後發現,服用止痛藥引起慢性頭痛的情況非常普遍。

  中風。瑞士伯爾尼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期大量服用布洛芬的患者,中風危險增加3倍,還會明顯增加心臟病發作和死亡風險。

  “最後提醒大家,有些疼痛服非甾體抗炎藥是無效的。”樊碧發教授強調,例如神經病理性疼痛,包括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糖尿病外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它們是由神經損傷或軀體感覺系統發生障礙引起的而非“炎症”,因此布洛芬等“抗炎藥”無法緩解這種疼痛。應該去疼痛專科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採用普瑞巴林等藥物治療。

熱詞:

  • 非甾體抗炎藥
  • 胃出血
  • 吲哚美辛
  • 緩釋劑型
  • 雙氯芬酸
  • 萘普生
  • 去痛片
  • 疼痛科
  • 對乙酰氨基酚
  • 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