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選址質疑、標準之爭:誰來還公眾真實的PM2.5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6日 1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上海4月5日電(記者陸文軍、張淼淼)3月25日,浙江七城市開始公佈每日PM2.5日均值;30日,江蘇全省13市PM2.5監測數據正式上線……全國性的PM2.5監測發佈提速,新一輪國內城市空氣環境質量治理大幕拉開。

  然而,被譽為“人間天堂”的杭州PM2.5年均值六年來未達標,而南京等地因測試點選擇“偏生態”受到質疑,針對國內PM2.5監測方法和標準之爭也沒有停歇。

  “小顆粒”帶來大挑戰。測哪、怎麼測、如何治,制定科學監測體系“對症下藥”,才是化解公眾“PM2.5焦慮”的根本。

  選址之爭:“生態”點監測能否取信於民?

  儘管並未全面鋪開,但國內多個城市零星公佈的幾個PM2.5監測點選址,已經引發爭論。

  此前,廣州、深圳、南京等地選取的監測點有些位於學校、公園、綠地附近,公眾對這些“環境優美”監測點産生質疑:“太綠化”、“太生態”的監測點測出的數據,是否掩蓋空氣真實污染程度?

  對此,北京市環境監測專家虞統認為,選址監測點就是要反映一個區域的空氣狀況,“如果邊上是污染排放源,監測就不能代表區域污染水平;相反如果都放在公園裏,自然也不行。”

  但也有專家指出,顆粒越細不同監測點數據差就越小,PM2.5是極細微顆粒,在城市空氣中實際上分佈比較均勻,即使設在公園裏也與住宅區差異不大。如近期杭州公佈的監測結果,綠意環抱、風景秀麗的西湖風景區的數據與其他地區差異不大,甚至部分污染更高。

  科學監測是科學治理的基礎,監測點選擇也應該最真實反映城市總體空氣質量。上海環境監測中心總工程師伏晴艷説,PM2.5監測點選址應該科學規範,避免人為因素影響監測結果。“一要與地區的人口密度挂鉤,二要遠離明確的污染源,三要處於沒有遮擋的空曠位置,這是全球慣例。”

  “有限的監測點應該最大體現PM2.5真實狀況。”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説,監測點在居住區、辦公區、郊區、農田、甚至公園按人類活動比例均勻分配較為合理。

  “空氣監測要取信於民。”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曦則認為,公眾並不是技術專家,應該把設點方案公開、設點條件公開,甚至可以考慮召開聽證會,求得最大公認度。

熱詞:

  • 監測點
  • 環境資源法
  • PM
  • 生態
  • 選址
  • 區域污染
  • 城市空氣
  • 取信於民
  • 環境監測
  • 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