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福建三大港口格局正式形成 湄洲灣港口管理局對外運作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3日 20: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福州4月1日電 (記者孫賢迅)打破行政區劃、整合了福建經濟最為活躍的泉州、莆田兩市港口資源的福建省湄洲灣港口管理局,1日在福州揭牌並正式對外運作。至此,福建沿海三大港口格局正式形成。

  湄洲灣港位於福建沿海中部,北毗福州港,南鄰廈門港,與台灣隔海相望,水路距台中72海裏。湄洲灣港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宋元時代,位於泉州灣的“刺桐港”被譽為中世紀“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上世紀80年代,湄洲灣被規劃為中國四大深水港之一。

  湄洲灣港目前擁有泊位147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24個;碼頭年設計吞吐能力10232萬噸,其中集裝箱145萬TEU。整合後的湄洲灣港已成為福建重點發展的三個億噸大港之一。2011年,湄洲灣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1.14億噸,其中集裝箱160萬TEU。

  整合後的湄洲灣港下轄8個港區,分別是興化灣港區、東吳港區、秀嶼港區、肖厝港區、鬥尾港區、泉州灣港區、深滬灣港區、圍頭灣港區。

  福建省湄洲灣港口管理局局長陳宜國告訴記者,新的湄洲灣港將對原有各港區功能佈局進行優化調整、有效分工、連片開發、錯位發展。逐步發展成為面向東南沿海、服務對臺交流合作和中西部發展的海峽西岸大宗散貨和集裝箱運輸相協調的主樞紐港。他透露,目前湄洲灣港正重點推進肖厝、莆頭、羅嶼、東吳作業區連片開發和湄洲灣航道三期工程建設,計劃完成投資220億元人民幣,到2015年,港口吞吐能力、吞吐量都將突破2億噸。

  根據《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湄洲灣港秀嶼、肖厝、泉州三個一類口岸全面對台灣船舶開放。(完)

熱詞:

  • 湄洲灣港
  • 港區
  • 秀嶼
  •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
  • 深水泊位
  • TEU
  • 港口吞吐能力
  • 泉州灣
  • 錯位發展
  • 廈門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