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打造現代國際文化名城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深圳特區報見習記者 林洲璐

  《決定》核心內容: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重點完善創建文明城市長效機制,繼續實施“深圳關愛行動”,建設“關愛之城”和“志願者之城”。

  深化“設計之都”品牌建設。重點借助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平臺,推動深圳設計力量參與國際競爭,推廣“深圳設計”、“深圳創意”品牌,大力開展全民創意行動。

  提高現代文化傳播能力。重點依託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鼓勵本市媒體向海外發展。

  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依託文博會建設國際文化産品交易平臺,促進我國優秀文化産品和服務出口,使深圳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培育發展海洋文化,深化與香港、澳門的文化合作。

  【專家解讀】

  “文化的生長不應只有內向型,世界看待深圳的眼光以及深圳看待世界的視野都十分重要,提出‘打造國際文化名城’是深圳提高定位和目光的體現”,深圳大學副校長李鳳亮説。

  打造國際文化名城的路徑有哪些?李鳳亮認為,目前深圳文化的“引進來”和“走出去”已有很多的抓手,如文博會、“設計之都”,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出深圳的文化特色,才能更好地回答“深圳因什麼而聞名世界”這一問題。他認為,新媒體、大眾媒體、流行文化與審美都是深圳的特色,形成特色後,才可將其有力延伸、樹立為品牌。

  李鳳亮指出,還需要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交流模式。去年,深圳成功舉辦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運用官方的力量打造了一個盛大的“國際派對”,文化的國際化交流得到空前的提升和深化。除了政府出力,民間和市場這兩大渠道也起到關鍵的作用,“深圳提出建設國際化新型社區,就是讓外國人除了在深圳工作和創業,更要讓他們願意在這座城市生活、養老,真正融入這座包容的城市,只有這樣,文化的交流能有更堅實的平臺。”另外,作為市場渠道,文博會的功能要進一步拓展,除了作為交易平臺,還要為深圳的文化形象做更多的推廣。

熱詞:

  • 文博會
  • 文化合作
  • 現代傳播
  • 文化特色
  • 文化形象
  • 名城
  • 國際文化
  • 現代文化
  • 引進來
  • 設計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