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電子書來了讀書人在哪兒(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0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想象一個在平板電腦上讀課文、智慧手機上接收作業的學生時代。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有無線網覆蓋,你就能通過計算機雲技術下載學校即時提供的教育資源。

  聽起來是不是很棒呢?然而這一韓國政府自2007年起雄心勃勃繪製的藍圖,近來卻引起民眾越來越多的爭議。

  日前,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韓國政府為達到2015年實現全國“課本數字化”的目標,想用電子産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有木有?有,但絕非在書上。紐約時報科技專欄的大衛 波格曾用數據説話:在iPad賣出100萬台的時候,平均每個用戶只下載了一本半的圖書。

  書量不增,傷害不少。學生們對於數字産品的沉迷、視力損傷、分散注意力等問題浮出水面。教育學家質疑,數字課本的推行是否將助長這種惡性趨勢?

  數字讀物作為圖書市場崛起的一股新力量必然削減著傳統印刷業的銳氣。尤其近幾年來,圍繞印刷業的噩耗一直不絕於耳。一週前,244歲“高齡”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宣佈停止紙質發行。幾乎同時,被譽為“全球電影風向標”的《綜藝》雜誌也在書寫其歷史的第107個年頭猝然收尾……傳統圖書的舉步維艱在一次次被重新證明的同時,不斷提醒人們要保持對電子書的警惕。

  也許歷史的發展規律可以帶領我們一窺未來的影子。印刷業向電子書的重心轉移可以同古代西方記憶術、印刷術此消彼長的趨勢類比。記憶力曾在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中被供奉為一種神聖的能力。印刷技術的普及,令思想得以跨越時間、空間海量傳遞,也令記憶術黯然淡出歷史舞臺。

  蘇格拉底曾在《斐德若篇》中批評文字的發明“製造了靈魂中的遺忘性”。可以想象,數字讀物作為一種當今最具潛力的文字載體將把我們帶入一個全新的遺忘模式中。也許在未來,“記憶力”只是作為數字讀物中一個不起眼的歷史詞條出現;“思考”顯得沒有必要,因為天下書籍盡收眼底。未來的我們會如此相似,滿腦子信息冗余而不是知識淵博。

熱詞:

  • 電子書
  • 記憶力
  • iPad
  • 思考
  •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 綜藝
  • 華盛頓郵報
  • 讀書人
  • 記憶術
  • 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