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3月26日《珠海特區報》報道:在近日舉行的“珠海2012年技能型人才(技工)大型專場招聘會”上,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越來越旺盛,技術含量高的數控車工、銑工以及各類工程師等已成為最“搶手”的技能工種。據珠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去年9月,該局對600多家企業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緊缺技能型人才調查。通過調查獲悉,2012年珠海市技能人才緊缺數量達12萬人。
技工難求,不僅僅是珠海市用工的困惑,就全國來講,這也是一個較為嚴峻的用工現實。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諸多企業面臨着産業的轉型或升級,因此對藍領技術工人的需求量急劇上升。但是,現行的教育觀念仍然對職業教育存在着傲慢與偏見。從根本上講,解決技工難求需要教育觀念的調整。
首先,不合時宜的教育理念需要糾偏。很多家長和學生本人並沒有切實將教育與就業的現實結合起來,而是名牌大學情結濃厚,造成不少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實。
其次,就業結構的調整也需要教育觀念的切實轉變。當前大學生就業難,除了供大於求的總量上不對稱性外,結構性矛盾不容忽視,大學專業設置存在着結構性的過剩,即熱門專業重復性設置較多,技術專業性設置偏少,漠視了經濟發展中企業對技術人才的渴求。
其三,公眾需要正確看待職業教育。長期以來,公眾對職業教育一直存在着一種誤區,認為職業教育不如精英教育更能體現人生和社會價值。但我們也應看到,不論在何時,有了技術專長,不愁沒有飯吃。其實,白領也好,藍領也罷,社會分工不同而已,並非職業上的岐視。技校生成為用工市場的“香餑餑”,這也説明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社會應該給予應有的重視。
現如今,諸多招聘用工單位更加注重用人成本和人才的實用性,盲目追求高學歷未必是好的選擇。從以往高考填報志願來看,大多數考生要麼把技術院校放在最後,要麼放棄技術院校而選擇復讀。因此,報考大學院校,應當直面就業形勢,較為務實的策略不如從選擇技術院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