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為不拘一格喝彩,也為捧殺擔憂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4日 0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月20日,中南大學決定聘請22歲的劉路為正教授級研究員,劉路成為目前中國最年輕的教授。2010年,就讀中南大學大三的劉路破解了國際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震驚國際數理邏輯界,被稱為“數學奇才”。(3月21日《中國青年報》)

  最年輕教授紀錄又一次被刷新。這樣“不拘一格降人才”,充分展現了中南大學對人才的重視,打破陳規陋習,破除年齡和資歷對年輕人的束縛,讓有真才實學的年輕人脫穎而出。

  包括高校在內的學術界、文化界就應該如此。衡量指標和練習武功一樣,不是看你年齡有多大,進入這個圈子多久,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是不是學術&&人,而是要拿實際成績説話的,這裡應該是沒有什麼禁錮,充分發揮積極性、創造性,只要有利於學校發展、學生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都應該倡導、鼓勵和支持。

  於是,當看到這樣的新聞時,不僅對22歲的劉路心生羨慕,更對大膽用人的校領導心懷敬意。這很容易讓人回想起當年的大學。那時的大學,似乎不乏年輕教授、講師,上崗也並不需要論文數量考核,一些自學成才的名家同樣可以在學校裏任教。比如當時僅23歲的梁漱溟先生,就被北大校長蔡元培任命為哲學系講師。胡適、朱自清、錢鐘韓、錢鐘書、華羅庚等,也均是20多歲的年輕教授。最年輕的教授葉公超,也和劉路一樣,只有22歲。

  穿越近百年時間,我們似乎又看到了真正人才選拔標準的傳承,一切向學問、能力看齊,不硬性設定人才選拔的條條框框。只要能力得到認可,年齡、學歷都不是問題,本科生也可以被聘為教授。

  然而,在紛紛讚許中南大學的魄力,羨慕劉路獲得榮譽的同時,社會上也存在不少擔心。一些專家認為,以劉路破解“西塔潘猜想”的特殊貢獻,學校此前特批他碩博連讀是比較妥當的,但如今越過諸多環節直接破格提拔為正教授級研究員,就有點拔苗助長、急功近利了。以前大學“少年班”涌現出的不少天才,曾被人們寄予厚望,但後來的發展並不令人滿意。過去也有一些大學破格提拔二十幾歲的教授,但其中似乎並沒有産生真正的“大師”。

  尤其當前普遍實行的高校學術體制,並不利於年輕學者自由發展。像劉路這樣的年輕人,早早戴上了“教授”的帽子,能否在固化的體制下繼續發展自己的興趣,做出更大的成果,還需要經過時間檢驗。而且,大學不同於專門學術機構,教授和研究人員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還要承擔教書育人的職責,不知本科還未畢業的劉路,能否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劉路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天賦和努力,他被破格擢升,呼應了社會對當下論資排輩、講究背景的學術晉陞體制的變革要求。但我們也很難排除,這裡面是否還摻雜著學校其他方面的考慮。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在大學行政化、功利化的普遍背景下,儘快發現和培養“大師”的教育GDP思維,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而且,“教授”的頭銜已經失去了原先的光環,甚至變成一種獎勵。雖然含金量在下降,但落到自己頭上,一般人還是很難拒絕,何況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傷仲永”擔憂依然存在,社會對“大師難出”的焦慮情緒,別造成了對最年輕教授的捧殺。因此,在為大學不拘一格喝彩的同時,也希望中南大學和劉路本人能保持清醒,像劉路本人所説,“人生好比一道數學題,外在環境只能影響你的速度,或牽引加速,或阻礙減速,決定最後終點的人只有你自己。”馬想斌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熱詞:

  • 教授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捧殺
  • 大師
  • 學校發展
  • 中南大學
  • 學生成長
  • 傷仲永
  • 西塔潘猜想
  • 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