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真善的美在於可以傳習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10: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河南平頂山劉嘉以古稀之年篳路藍縷而創業,積百餘萬之資傾囊造福鄉梓和後人,而杭州律師戴和平聞訊老人暮年生計困頓,遂以“壓歲錢”形式連續14年匯款15筆共計2.9萬元扶助老人,兩位善者以善助善,相互為善(詳見下文)。

  當代英國演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和科普作家理查德 道金斯在其1976年出版的名著《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提出,基因是我們行為的原動力,其特點是自私並且只對自己的生存和繁殖感興趣。

  在自然界,動物為了食物、配偶、居所等物質性利益而血腥爭鬥;植物為了獲取陽光、水分等成長所必不可少的條件而互相擠壓,凡此種種,都可以從道金斯的理論中得到理性的詮釋。

  他還解釋説,即使那些看起來利他的行為都符合這個“自私”的模式。比方説,既然子女會有一半的基因和母親的相同,如果一位母親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她的孩子,那麼她的基因就會繼續存活下去。“因此,”他説,“她看來無私的行為實際只是基因(即複製者)利用生存機器確保自己的複製體更可能存活下去的一個策略。”

  現實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別人或者我們自己無論考量任何利害,總是首先從自身的利益點出發,這當然是正常的,不特如此,有了道金斯的科學研究結論之後,我們甚至可以認為自利想法和行為是我們作為生物的一種本能而已,因此無可厚非。

  然而,生物進化後,尤其是在認知和行為能力形成高出於所有生物不知凡幾的人類後,這種無序的血腥競爭又可能會導致人類這個物種的自我毀滅,於是,在人類“競爭”的各種遊戲規則應運而生之外,從道德和信仰的角度,人類還樹立了自己同類裏善者的標高,這就是古往今來一些值得我們敬仰和師法的道德楷模,他們的共同特徵就是都具有忘我而無私的善。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後,在自利和利他這兩個極點之間,還有4個層次──損己利人,是聖人;利己利人是常人;損人利己,是敗類;損人損己,是狂人。

  以此來揆諸百歲老人劉嘉和知天命的中年人戴和平,這二位屬於第一境界者,值得敬仰,這二位的善舉不分地域人群職業,只要願意,均可“複製”,即令效果有所遞減,也至少可臻于“利人利己”境界,因此具有“榜樣的力量”。

  為善而不可學習或者模倣,“忘我”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則可能是偽善。

  與偽善迥異,真善的美,就在於具有可以複製、模倣和傳習,它對所有的人均具有廣泛性、普遍性和現實性。

熱詞:

  • 複製
  • 競爭
  • 人類
  • 自私的基因
  • 生物進化
  • 動物行為
  • 生物學家
  • 複製者
  • 物種
  • 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