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55路也是上海"城市記憶"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1日 06: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海一條行駛了五六十年的公交線路——55路已經被決定撤銷了。對於管理部門來説,理由是“站得住腳”的:55路走的線路,由147路代替,且在同一線路上還有910路,以及與55路多數站重復的61路。故而,撤銷55路,對市民在“這方面”出行並不會造成“很大影響”。即使“原公交147路江西北路武進路附近乘客,要到原公交55路吳淞路海寧路站換乘新線路”,對“這部分老乘客”,公交公司也“請市民對我們的工作予以理解和支持。”話説到這份上,大家的嘴也就似乎被堵上了。

  但是,在所有的媒體對此事的報道中,都是這樣的“表述”,眾多市民對55路有留戀之情,網友們也紛紛“曬出”自己在55路曾經有過的記憶。這是為什麼?因為55路也是一種“城市記憶”。

  “城市記憶”是城市形成、變遷和發展中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也許有觀點覺得,任何一條公交線路都有“記憶”。這是自然的。但對於55路這條線路的記憶來説,至少有三條價值。一是這條線路有五六十年的歷史,幾乎與新上海的社會主義建設“同步”,記錄著新上海公交事業發展史。如,“910的前身其實就是55路的支線車,還記得當時有55路到南浦大橋的中巴車”“55路永遠留在記憶中了,我坐過所有車型”。二是寓含著這線路的周圍市民生活和沿線市政建設變化的信息。“中學時去外灘和五角場只有55路,懷念啊!”“小時候去外灘、虹口中學、法語培訓中心都坐的55路,學生時代的回憶。”“永遠的55路……”“當年地鐵未開通的時候,從五角場到外灘必坐這部車子,沿著四平路一直開。上下班高峰的時候,堵車很恐怖,後來就快多了。”這些網友感言,無不具有“城市記憶”的價值。三是因其途經外灘沿線,在全國也有一定知名度,成為外省市甚至海外人士對上海的一個記憶。

  城市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每個時代都在城市建設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跡。保存城市的記憶,保護歷史的延續性,保留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是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需要。經濟越發展,社會文明程度越高,保護城市記憶的工作就越重要。城市現代化不僅僅意味著高樓大廈、立交橋、高架路,而是要求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城市記憶是多方面的。

  當然,我並不認為撤銷了55路,就是主事者對城市記憶的丟棄,而恰恰在於説明一種現象:我們現在對於一些城市建設中具有保存價值的記錄,往往容易忽視,或者説腦子裏就是缺失了一根保存城市記憶的弦。時常我們更多考慮的是一種眼前的經濟效益,這並不能算完全之錯。比如,在55路這條線路上,確實有幾條重復性的線路,55路車隊的經濟效益也不如以前,不如其他車隊,從節約的角度而論,對一些公交線路進行整合調整是必須的,但是否在這樣的經常性變化中,不忘一種“文化”,如保留55路,將其他“記憶價值低”的線路更換?實際上,正是因為缺少了一種文化自覺,才會不那麼關注城市記憶這樣的“文化事”了。

  我注意到,本市運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乘客普遍覺得應該保留55路,這方面的呼聲比較高,那麼可能會考慮將原本就是55路“派生”出來的910路,適時更名為55路。屆時,55路將有望重回上海公交。這是不是表明這些相關的同志其實是意識到55路的“重要性”?於是,我是不是可以説一句老話,“早知恢復,何必撤消?”

熱詞:

  • 記憶
  • 55路
  • 上海公交
  • 城市現代化
  • 城市記憶
  • 重要性
  • 同步
  • 派生
  • 這方面
  • 法語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