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增強中華文化的“共鳴效應”(望海樓)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0日 09: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吸引力法則”指出:“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會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鳴。”“文化軟實力”不是靠施加壓力或施予恩惠,而是靠國民形象的親和力、文化價值的感召力、發展道路的吸引力而起作用的。為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中的“共鳴效應”,應注意三個問題。

  首先,研究世界各國公眾的文化需求,從中華文化中篩選出國際社會關注度較高的話題,作為文化國際傳播的重點。

  當今世界,越來越多的外國政要開始關注中國。學習中國文化、運用中國古代哲學智慧不僅成為一種需要,甚至成為一種時尚。2011年12月22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談到政治體制改革時,引用《道德經》中的“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意在説明俄羅斯應該根據本國國情制定政策,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

  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關注與需求,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動力。當今世界,麻煩的事情越來越多: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地區衝突,為了積極應對上述危機,許多外國政要希望從中華文化包括中國古典哲學中尋找啟發。我們應該對中華文化進行較系統的梳理,看哪些深邃思想、文化元素和優良傳統順應了時代潮流,能夠滿足國際社會的現實需求,從中篩選一批海外關注並能産生“共鳴效應”的文化傳播話題。通過深入淺出的專題介紹,扎紮實實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其次,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通過對“和合文化”的詮釋與傳播,促進不同文明相互借鑒,共同維護文化的多樣性。

  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個民族,生産力發展水平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不可能只有一種文明、一種制度、一種發展模式、一種價值觀念。歷史進程表明,世界發展的活力恰恰在於“文化差異”和多樣性的共存。維護文明多樣性、反對文化霸權,已成為當今世界多數國家的共識。

  2010年12月,國際“和合文化”大會在蘇州舉行,日本、韓國等國專家學者認為,中國的“和合文化”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凝聚力和生命力。建議採納外國朋友的建議,把“和合文化”作為推動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一個重點話題,進行深入闡釋和有效推介。這類話題在國際社會容易産生強烈的“共鳴效應”。

  第三,要增強文化國際傳播的影響力,必須轉變話語方式,讓外國受眾了解和理解中華文化,進而認同中華文化。

  傳播中華文化應顧及外國朋友的感受,尊重他們接受信息的習慣。如果不轉變話語方式,講出來的話讓外國朋友聽不懂、不願聽、記不住,就會變成“無效傳播”,根本談不上文化的影響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學習説話本來是幼兒園小朋友的事情,但由於社會上空話、套話氾濫,一些成年人漸漸喪失了正常説話的能力。向外國受眾介紹中華文化,不要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大話,不要講正確但沒有太大用處的空話,不要講繞來繞去的套話。要“還原感性”,多講帶有情節的文化故事,讓外國朋友聽得懂、願意聽、記得住。

  隨著話語方式的轉變和國際傳播力建設的推進,中華文化在國際社會一定會産生強烈的“共鳴效應”,從而贏得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的理解與認同。

  (作者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熱詞:

  • 共鳴效應
  • 中華文化
  • 文化差異
  • 望海樓
  • 文化元素
  • 文化霸權
  • 文化需求
  • 文化傳播
  • 國際社會
  • 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