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誰該對“批鬥式”的中學教育負責?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9日 1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南京一名網友發微博稱,侄兒王兵在鼓樓區玉泉路一所中學讀初一,比較調皮,班主任李老師竟然在班會課上讓全班同學寫下他的缺點,嚇得孩子不敢上學。家長去和老師溝通,老師説,王兵不是第一個被集體提意見的學生,上次還有一個女生,用了這個方法後老實乖巧多了,覺得這個方法好。對此,學校方面表示,老師出發點是好的,但處理方法應慎重;而專家則認為,此舉放大了孩子缺點,會對其心理造成傷害。(3月17日《現代快報》)

  教育“最後的目的”是什麼?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乃“培育自由的人和創造思維,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個人的潛力”。然而我們看到,在這位李老師的觀念裏,教育只是為了讓調皮搗蛋的學生老實乖巧,為此她不惜發動全班同學集中寫一名同學的缺點,或者用獎勵加星的辦法讓孩子公開舉報違規同學。如此做法不僅給當事孩子的心理造成較大陰影,而且嚴重破壞了同學之間的關係,真可謂不擇手段、不計後果。

  眾所週知,相比于成年人,處於生長髮育過程中的青少年,無論是其心智成熟度還是心理承受力都相對較弱,一些來自外界的壓力常常超出他們所能負荷的極限,容易引起焦慮、不安、自責等心理困擾和精神疾病,以及厭學、吸煙乃至自殺、犯罪等行為問題。根據北師大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五個不同省市抽樣選取的16472名中小學生中,小學生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和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佔到了20.6%,初中生比例佔17.1%,高中生比例是17.3%。可見,這一問題並非個例,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

  對此,作為“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從業者的教師,其職責原本應該是儘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塑造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使其能夠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然而,鋻於應試體制下教師績效被學生分數綁架的實際,一些人出於自身利益考量,往往更樂於培養聽話、呆板的“考試機器”,對所謂調皮搗蛋者卻採取各種方式無情“鎮壓”。更令人後怕的是,透過開批鬥會、誘使孩子告密等形式,我們分明能夠看到那段殘酷歷史的影子。

  在《中國教育憂思錄》中,對中美教育深有研習的數學家丘成桐先生曾感嘆,美國學校非常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所以不斷有新的天才出現,而中國卻是用種種手段凝固學生。由此可見,該對“批鬥式教育”負責和反思的,不僅僅是某位老師,光哀嘆“師道之不存久矣”也無濟於事。因為説到底,這還是個制度問題,至少與現行的教師績效考評體系有莫大干系。

熱詞:

  • 同學
  • 中學教育
  • 教師
  • 鎮壓
  • 現代快報
  • 孩子
  • 李老師
  • 引導學生
  • 中國教育憂思錄
  • 培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