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購理財産品被誤 存款變保單“理財”反賠錢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8日 21: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購理財産品被誤 存款變保單“理財”反賠錢

  近年來,以“存款變保險,存單變保單”為代表的壽險銷售誤導漸成保險消費者投訴重災區,損害消費者利益同時,也嚴重影響保險行業誠信形象。今年初以來,各地監管部門紛紛將治理保險銷售誤導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維護消費者利益,規範市場秩序。

  消費者

  購理財産品結果是保險

  52歲的哈爾濱市民王女士3年前購買的價值1萬元“理財産品”,用錢時卻發現是一份保險,非但沒有享受到購買時承諾的“高利率”和“分紅”,反而損失六七百元。

  王女士回憶,2009年,自己拿著剛攢下的1萬元現金到家附近工商銀行存款。等號排隊時,一位身著銀行制服工作人員向她介紹一種“新出的理財産品”,利息比儲蓄高,還有分紅。得知王女士打算存3年,這位工作人員説:“我幫你辦期限長一點,存時間越長越好,到時想取也可以取。”

  “他沒説明白,我也沒聽明白。”王女士説,手續全都在銀行櫃臺辦理,簽完字回去細看,才發現自己購買的實際是一份名為“平安金彩人生兩全保險(萬能型)”的保單,具體有什麼權益自己也不清楚。今年初,王女士前去取現,卻被告知保險尚未到期,只能自願申請提前退保,3年收益僅約300元,按照當時利率計算,反而損失六七百元。

  銷售誤導

  成壽險銷售主要問題

  黑龍江保監局局長劉峰説,隨著保險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銷售誤導成為當前壽險銷售的主要問題,不但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還制約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

  黑龍江保監局壽險處處長郭冬青介紹,保險銷售誤導行為的突出表現形式:一是誇大分紅、投連、萬能等投資型産品的滿期收益,給付時又難以兌現承諾;二是在老百姓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存款單”變成“保險單”,當老百姓急需用錢時則要扣除一定費用;三是隱瞞分紅産品的不確定性、投連險的投資風險、退保損失、猶豫期權利、費用扣除等重要事項;四是向一些收入不高、不具備相應風險承受能力的老百姓銷售投連、萬能等投資型産品,或者向不具備持續購買能力的老百姓銷售期交型銀行保險産品。

  專家建議

  消費者應堅持理性消費

  劉峰介紹,黑龍江保監局已把治理壽險銷售誤導作為今年監管工作首位,出臺了《關於加強治理壽險銷售誤導工作的意見》。“對查實的誤導問題,將堅持機構與人員並處,加大打擊力度。”

  郭冬青建議,消費者應堅持理性消費,在購買保險前應充分了解該産品是否符合自身需求。首先,購買時要認真閱讀保險條款、産品説明書和投保提示書,充分了解該保險産品。第二,消費者在拿到保險合同後10日內為猶豫期,猶豫期內退保只收取10元左右工本費。第三,《人身保險新型産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規定,保險公司應在猶豫期內對客戶進行回訪,主要採用電話回訪方式,消費者應充分利用回訪機會,了解所購買保險産品,確定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黑龍江保險行業協會提示,消費者如遇到嚴重誤導情況,可向保險公司、監管部門或行業協會投訴。

熱詞:

  • 理財産品
  • 理財
  • 保單
  • 分紅
  • 提前退保
  • 壽險
  • 猶豫期
  • 保險單
  • 存款單
  • 高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