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警惕購房白金卡陷阱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7日 05: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過去兩年被媒體多次曝光存在違規售房、辦卡退款難等問題的購房“白金卡”、“VIP卡”,最近有捲土重來之勢。據報道,目前全國至少有10個城市的70個樓盤項目,通過與第三方機構合作辦理“白金卡”、“VIP卡”等方式售房,其手法也由先前的“1萬抵5萬,2萬抵10萬”升級為“交1萬頂6平方米”的“平米運動”和“團購卡”等形式。

  看上去,這是個不錯的買賣。通過辦卡購房者可以“一萬抵數萬”,有的甚至還可以參加搖號,憑號抽籤選房。不過,消費者能夠真正從中獲得優惠嗎?最近中消協發出提示,消費者要慎對購房“白金卡”。

  購房“白金卡”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一是存在違規銷售的嫌疑。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早前發佈的商品房預售管理規定,未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産開發企業不得以認購、預訂、排號、發放VIP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變相收取定金、預定款等性質的費用。開發商不再自身直接發卡而是通過與第三方機構合作辦卡售房,不過是換個手法規避商品房預售的有關管理規定而已;二是與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的規定不符。樓盤未定價就先給客戶辦“白金卡”,一方面不利於消費者進行價格比較,影響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的實現;另一方面從目前第三方機構慣用做法看,辦卡開具的費用明細基本上都是“信息服務費”等,最後不能計入房款,一旦出現退房糾紛時這部分財産權難以得到保障;三是這種辦卡優惠的手法多是通過互聯網組織營銷,網商大多沒有仲介、居間資格,或涉嫌違反稅收有關規定。

  對開發商而言,“白金卡”在樓市定價機制和原理中的一個重要作用便是進行前期市場蓄水評估。如果沒有白金卡做蓄水和繳納定金,開發商將難以判斷購房者的需求,這也意味著當開發商拿到預售證開盤之時,不得不參照周邊樓盤情況以及市場的普遍需求情況定價,提價更是奢望。而一旦有了充分的蓄水和定金保證,屆時購房者在退款困難和高價買房的選擇中,恐怕只有挨宰的份兒。

  究其實,購房“白金卡”、“VIP卡”、“團購卡”,無非是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加碼大背景下,急於回款的開發商和趁機從中漁利的第三方機構合作上演的“雙簧”而已。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熱詞:

  • 白金卡
  • 開發商
  • vip卡
  • 信息服務費
  • 雙簧
  • 團購卡
  • 蓄水
  • 售房
  • 購房者
  •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