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每天都是“3 15”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6日 05: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年一度的“3 15”再度來臨,汽車企業比往常更加忙碌,生産和銷售要抓,還得時刻提防有可能出現的消費者投訴。而消費者也深知,在這個時候進行消費維權也許作用最大。但是大家似乎都誤讀了“3 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真正意義。

  汽車類投訴再創新高

  據中消協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汽車投訴1.6805萬件,同比增長19.2%,投訴量再創新高。汽車投訴中,涉及質量安全問題的超過半數,佔到了54.7%。投訴的問題日趨複雜,解決起來難度很大,已經成為當前消費者投訴的熱點難點問題。

  目前,汽車投訴除了汽車産品質量問題投訴外,售後服務投訴也越來越多。汽車售後服務的水平參差不齊,是引發投訴最主要的原因。有業界人士表示,消費者的投訴從表面看是針對經營者的,但是從實質上看多是法規缺失造成的。相比其他産業,汽車的維權法規建設更顯迫切。出臺完善的維權法規是遏制消費侵權的關鍵。

  維權路上遭遇“尷尬”

  當車輛出現質量問題時,對於究竟是消費者自身使用不當還是車輛本身缺陷造成車輛故障,消費者因無法確切判斷而面臨舉證“尷尬”,不得不聽憑廠家和經銷商擺布。很明顯,消費者屬於市場中的弱勢群體,對於自己的權益範疇卻比較模糊,使維權變得疑雲重重。經銷商左右為難當汽車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第一反應肯定是找經銷商。但當消費者真正向其求救時,經銷商往往表面上熱情接待,但事後卻來個“冷處理”,長時間不給消費者回音,因為經銷商既得看著“上面”廠家又得盯著“下面”消費者。而售後服務中退換是由廠家負責,商家與廠家積極協調的正常解決程序往往被消費者誤解為“踢皮球”,令經銷商很無奈。

  維權不只是一個形式

  伴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日漸成熟,消費意識的全面覺醒,以後的車企與車商,將不再只有“3 15”這一難關,而是每時每刻都在“被檢驗與被監測”的環境中,也只有那些真正立足消費需求的企業,才能有長久的生存空間。俗話説,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有毛病就説出來,不然等出了事就無法挽回了。這不但不會影響實施企業的品牌,還可以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又是一年“3 15”到來,讓“3 15”常駐在製造者心中,落實在産品上,從心做起,從細做起,從小做起,共建和諧汽車消費環境。 記者 韓峰

  作者:韓峰

熱詞:

  • 3
  • 15
  • 尷尬
  • 冷處理
  • 汽車投訴
  • 經銷商
  • 汽車消費
  • 汽車類
  • 熱點難點
  • 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