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江卉、夏永輝、通訊員霍華先、程書雄、戢蘭芬)過去,它是面臨撤並的破敗小學;如今,它成為外出務工家長的擇校首選,成為武漢“留守兒童第一校”。
奇蹟發生在武漢新洲區邾城四小:7年來,學生人數激增7倍,從瀕臨撤並到一位難求。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學得用心、玩得開心……在這裡,留守兒童感受到家的溫暖,留守兒童的種種難題得以破解。
邾城四小地處新洲城東的城鄉接合部。7年前,僅有一棟危樓和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操場,面對相距不到4公里、新洲城關熱門的邾城一小、二小,入校學生逐年減少,成為調整中小學佈局的撤銷對象。
時任校長張雷英調研發現,新洲有9萬餘人在外打工,孩子或由老人照料或寄養在親戚家。由於父母教育和情感的缺失,留守兒童出現了系列問題。張雷英萌生出大膽的想法:舉辦以招收留守學生為主的寄宿制學校。
2005年起,邾城四小面向全區招生留守學生。最初,沒有學生公寓,空教室當宿舍;沒有生活老師,校領導和老師給學生當“媽”。
口口相傳之中,全區甚至外區的留守學生慕名而來,學生跳躍式增長。目前,在校生2086人,其中全寄宿1681人,留守學生佔半數以上。
隨着學生增加,學校一步步建設校園。5年裏,酒店式學生公寓、多功能餐廳、塑膠田徑場、教學樓、文化長廊、科技樓相繼落成,花園式校園超過一些私立貴族學校。“辦學生家長放心的學校。”針對留守學生特點,邾城四小推行“養成教育”,從握筆要領、排隊姿勢、問候來賓等一點一滴培養學生好習慣。
在學生吃、住、學、玩、安全等方面精細管理:實行留守學生“三包”責任制、教師陪餐陪寢制,食堂每天菜譜不重樣不買速凍食品,高低年級學生混搭住宿,護校隊夜間巡防值班等。
學生每週五天在校吃住,每月收費300余元。現任校長饒小平説,邾城四小是“平民學校”,費用完全按上級規定。學生家長趙秀珍常年和丈夫在廣州打工,她説,每月交300余元就能解決孩子吃、住,價格不高還放心。
如今,邾城四小已成為新洲留守兒童教育樣板校,引來孝感、黃岡、襄陽等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前來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