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錢江晚報:創新型農民,大有希望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4日 05: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厲以寧説,由於教育資源的非均衡配置和缺少社會垂直流動渠道,現在農村青年不可避免地進入一個不良循環:教育資源配置不平等→就業的不平等→收入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下一代的不平等……久而久之,形成了社會階層凝固化,形成職業世襲化。農民的孩子外出當農民工,他的孫子也只好當農民工。

  厲常委言中之意,是希望教育資源能夠得到均衡配置,使農村裏的孩子也可享受到優質教育,這話當然是對的,但現在令人擔憂的不是職業世襲化,而是更多的農村青年不願“子承父業”。這裡存在一個職業引導問題。我們總認為農民工在城裏從事的是簡單的體力活,幹得多拿得少,還得不到尊重。好像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改變這種低下的命運,其實灌輸的乃“學而優則仕”思想。

  命運低下,這不是職業本身和農民工自身的問題,而是一個城市存在的文明缺憾。令人欣喜的是,很多城市正在著力修補,建外來務工人員公寓,子女入學享受同城待遇等。過去我們常説,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可從“農民的孩子外出當農民工,他的孫子也只好當農民工”這句話裏,還是聽出了有“貴賤之分”。在這裡強調這個意思,不是説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就不重要,即使再簡單的勞動,沒有知識也難有創新和提高。

  隨著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鄉一體化推進,“農民工”這個稱謂以後可能沒了,但他們現在所從事職業不可能消失。一個城市要為他們的子女創造良好的教育條件,切不可引導子女歧視他們的職業。他們的職業其實也需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像電焊工,技術含量非常高。當年北京奧運場館鳥巢建設缺少300名焊工,北京城裏難尋,只得向全國急招。有人感嘆在京城找3000個教授不難,找300個焊工倒真的挺難。

  有意思的是,現在許多在城裏功成名就的人卻把目光轉向鄉村。因為未來發展拼的是環境和資源優勢,而這也正是農村優勢所在。網易CEO丁磊在浙江農村找地養豬;復興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在江西圈地養豬;近日又聞武鋼投資390億到農村養豬種菜……在希望的田野裏,發展效益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前景廣闊。引導農村青年爭做創新型農民,該是農村希望所在。

熱詞:

  • 農民工
  • 希望的田野
  • 養豬
  • 優質教育
  • 農村青年
  • 網易CEO
  • 種菜
  • 農民工子女
  • 特色農業
  • 武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