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最深的感悟在基層:新聞的力量來自基層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04: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分赴各地採訪,與基層幹部群眾共度新春。

河南省

  平頂山市

貴州省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黑龍江省

  Z1次列車

四川省

  北川縣

  慷慨的醫院:免費救治腦癱兒童

  本報記者 曲昌榮

  【鏡頭】

  1月12日,“新春走基層”河南採訪組來到平頂山的一個縣級市汝州,走進一家專門收治腦癱兒童的民營醫院——金庚醫院。眼前的一幕讓我們驚呆了:一群孩子排隊清晰地喊出:“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實在想不到這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竟然是正在康復中的腦癱患兒。

  再聽頭髮花白的40來歲的宋兆普院長介紹,我們更加震驚:他從2009年5月開始,依託自身出資創辦的汝州金庚醫院,先後免費收治了180多名來自省內10多家福利院的腦癱孤兒,並對近300名0—6歲的貧困腦癱兒童進行了搶救性治療。兩年來,醫院1000多萬元的營業收入,全部花在了這裡。為了救治孩子,宋院長把自家房子都賣了。不管條件多苦,他也要完成免費救治1000名腦癱兒童的目標。

  【感言】

  還有那麼多弱勢群體需要我們關注

  在金庚醫院,我抱起一名3歲的孩子。他摟著我的脖子,親熱地叫著“叔叔”。一年多前,媽媽把他放在路邊,就再也不見了。“快過年了,我把孩子的病治好了,孩子的媽媽快來看他吧!”宋院長動情地呼喚。聽到這裡,我的雙眼早已模糊。

  我聯絡了河南省內新聞媒體的朋友,希望一起幫這個孩子找媽媽。返程路上,我心裏一直自責:在分社工作,自以為最接近基層,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弱勢群體沒來得及關注。新的一年,我要求自己,繼續幫扶這些孩子和這位可敬的院長,用自己的筆傳播中原大地涌動的大愛。

  【反響】

  41歲的楊學兵來自河南信陽潢川。面對記者,楊學兵激動地説:“碰上了新聞媒體這些好記者,靠你們的宣傳,才引來社會愛心關注。”

  2005年9月,楊學兵和妻子在家門口抱回一名遭遺棄的女嬰。孩子長到1歲,仍然不會走,兩條腿軟得像麵條。去年,他接到當地街道辦事處通知,通過殘聯,孩子可以到金庚醫院免費診治3個月。“治療僅兩個月,就會跪了,也能站起來了。現在情況一天比一天好。”

  幸福的渴望:返鄉農民工有了創業園

  本報記者 智春麗

  【鏡頭】

  遠處是群山連綿,近處有水田漠漠。河上一座彎彎的小橋通到村裏,一棟棟粉墻紅頂的小樓依山而建,掩映在南國冬日仍顯蒼翠的樹木中。這裡是貴州省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大坡鄉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村幹部介紹,以前誰家蓋樓,肯定就有人在外面打工。現在路修通了,外面的人帶著機器和手藝回來,去年10月成立了創業園,政府提供貸款和廠房優惠。

  創業園其實並不大,兩排簡陋的廠房,白墻上一行手寫標語:強創業信心、壯創業膽識、比創業成果。記者見到黃小花時,她正在自家的飾品加工機器前幹活。

  “我老公去深圳接孩子們了,過了年,不再出去,孩子們就在家上學。”説這話時,一直拘謹的她笑了起來,紅頭巾下一對笑著的眉眼,如此動人。這就是一位在外打工10多年的婦女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吧。

  【感言】

  感受不一樣的基層

  5天行程,6個採訪點,在貴州山區蜿蜒起伏的山路上顛簸,走進大山深處的村寨。“新春走基層”的每一天,我都被密集的場景觸動著。

  作為報社的一名夜班編輯,最大的收穫是感受到了一個立體、豐富的基層,這跟平時在辦公室裏想象的基層不一樣。

  簡陋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園,記錄下時代變遷,也牽係出普通人在謀生與戀家之間掙扎的情感。山路邊一棟棟漂亮的小樓,正是支撐農民工在異鄉城市勞作的動力,也是打工潮在中國大地上留下的另一個剪影。而這些,只有通過親身探訪,才能感受到衝擊心靈的強大力量。

  走過基層,基層的稿件在眼中會更加鮮活,在心裏會更有分量。

  【反響】

  在龍裏縣谷腳鎮觀音村一戶農家採訪完,女主人王振麗跟出來,不好意思地説:“記者同志,如果(我)上了報紙,能不能給寄一張照片?”我連聲答應,心中是深深的感動。

  每到一個村寨,連德高望重的寨老都會親自出來迎接。每到一戶人家,都會把你帶到家裏最好的屋子,把爐火燒到最暖。日子越過越好,村民們會高興地打開話匣子。至於村裏的路不好走,孩子有時上學吃不到熱飯,村民們也會搶著説,生怕輪不到。能有黨報的記者來村裏走一走,到家裏坐一坐,聊一聊心裏話,這就是群眾對我們的期待。

  溫暖的列車組:“姜濤班組”和“百寶箱”

  本報記者 袁 泉

  【鏡頭】

  2月2日早上7點,從北京開來的Z1次列車緩緩駛入哈爾濱站。角落裏,有一個不起眼的小箱子。箱子裏放著好幾雙大小不一的簡易拖鞋、帶十幾種接口的手機充電寶、心形的紅色標牌、門鈴……

  Z1/Z2次列車實行“一人兼管兩車”,即一名乘務員負責兩節車廂的服務工作,經常有旅客為找乘務員而來回奔波。列車長姜濤就買來無線電子門鈴改裝成“呼叫器”,將按鈕粘貼在每節車廂,響鈴那端由自己隨身佩戴。

  “旅客有服務需求時,只需要一按,我們就知道了,尤其對一些老年人和病人,有時能救命”,姜濤説。

  姜濤拿起三個號碼的拖鞋,比著記者的腳説:“普通拖鞋大人穿合適,但遇到列車晃動,小孩就特別容易絆倒。這是我們自己動手做的。”

  【感言】

  愛,熔鑄到列車上

  在Z1次列車上,窗外接近零下30攝氏度,但看著“百寶箱”裏的一件件物品,記者感到濃濃暖意。

  “這趟直達列車吸引我的不是先進的設備設施,而是全體乘務人員真誠的服務。”這是旅客臨下車前在Z1次列車《留言簿》上的留言。

  雖然是“80後”,但列車長姜濤已經是一名參加工作十幾年的老鐵路了。他和12名乘務員把服務做到每個細節,獲得了旅客的廣泛認可。這個平均年齡24歲的班組被命名為“姜濤班組”。

  姜濤告訴我,他結婚4年,有3年的除夕是在列車上過的。因為有了“姜濤們”的堅守,漫長的京哈線上少了一分寒冷,多了一分暖意。

  【反響】

  哈爾濱客運段黨委副書記宮強認為,春運是鐵路部門的重點工作,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通過記者走基層,拉近了鐵路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的距離。

  他希望在人民日報這樣的“大平臺”上,有“小人物”的身影,讓廣大旅客有機會了解基層鐵路職工的苦辣酸甜。

  感恩的北川人:“咱不能欠國家的錢”

  本報記者 于 洋

  【鏡頭】

  走在北川的鄉村集市間,聽到最多的詞就是“感謝”。春節臨近,很多外出打工的人返鄉第一件事就是到農信社還住房貸款。在北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鄧家分社,前來還貸的人絡繹不絕。

  來到杜燕位於麻柳灣的家時,天空正飄著小雨,杜燕和她的一雙兒女正圍坐在火盆旁看電視。2008年,杜燕的女兒剛剛出生3個月,就遭遇了“512”大地震,之後又遇上特大洪水,家中房屋完全被毀。2009年,杜燕拿著政府補貼的2萬元錢、從親戚那借來的幾萬元和從信用社獲得的5萬元貸款,修蓋了新房。

  “沒有農信社的貸款,就沒有我們的新房子。做人要講良心,國家在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自己,咱不能不守信用,不能欠國家的錢。”

  【感言】

  新聞的力量來自基層

  經過3年多重建,幾個地震重災區已經舊貌換新顏。在北川,平坦乾淨的街道,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建築,以及正在忙碌中迎接新年的張張笑臉,讓人忘記了這塊土地上曾經承受的傷痛。

  作為一名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記者,“走轉改”活動和“新春走基層”活動讓我更加明確了自身使命所在,明白新聞的力量來自基層。關注群眾的需求,發掘平凡的感動,這無論是對我未來工作還是個人積澱,都是一筆寶貴財富。

  【反響】

  北川縣海光村村支書母志福説:“記者應該多來北川,多來基層,這裡的故事寫不完。”

  南充市營山縣茶盤鄉黨委書記魏全明説:“記者走基層給我們基層幹部樹立了好榜樣。群眾的所思所盼、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都要去基層才能發現,才能解決。”

  記者感言

  讀懂這活生生的鄉土中國

  不論是農家的炕頭鍋灶,鄉村的年貨大集,還是貧困家庭的冷與暖,鄉鎮幹部的苦與樂,只有走出編輯部、沉到基層裏,才能讀得懂這活生生、熱騰騰的鄉土中國。這裡激蕩的動人風貌、綻放的鮮活色彩,超越了文學作品和舞臺藝術的描摹,它素樸卻真實,簡單卻厚重。泥土的芬芳,凝結文字的溫度;行走的里程,積澱思想的厚度。

  ——本報記者任姍姍寫于河南淅川縣白牛鄉周溝村

  五下三峽庫區看新貌

  因為工作關係,近五六年幾乎每年都要到三峽庫區。伴隨三峽水位的起落,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庫區城鄉面貌和庫區人們生活的變化。新的視角、新的觀察,帶來新的發現、新的思考,我願意帶著更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去深入三峽、描寫三峽。

  ——本報記者朱雋寫于重慶萬州三峽庫區瀼渡鎮高村

  深入山林思路寬

  自2007年4月以來,不下10次去長水村。每次都讓我深受感染的,是江西“林改第一村”長水村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信心與期待。“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這不正是林改追求的目標嗎?常接地氣長莊稼,深入山林思路寬。只要去長水村,總有要寫點什麼的衝動。這或許也是“走轉改”的要求和應該達到的效果。

  ——本報記者任江華寫于江西武寧縣長水村

  走基層關鍵在紮根

  大學畢業生的出路在哪?行至拱北村,可以找到答案。面前20歲出頭的小額信貸員,熱情,有理想;實幹,有成績;守紀,有風骨;融入,有地位,在廣闊田野揮灑青春活力。

  如何當好一名新聞記者?從信貸員身上,也能找到答案:基層去得越勤,“活魚”捉得越多,問題抓得越準,心靈洗得越凈,責任越發深沉。走基層,關鍵在紮根。

  ——本報記者馬躍峰寫于海南三亞市崖城鎮拱北村

  採訪是個良心活

  一位地質隊員説,如果在野外普查時,該跑的線路沒有跑到,該標注的地質現象沒有標注,該採集的樣品沒有採集,就會對地質客觀條件作出誤判,不僅錯失發現寶藏的良機,也會為後續資源開發埋下禍根,地質普查幹的就是良心活。

  其實,新聞採訪也是這樣。某種程度上講,記者就是社會現象的地質工作者,如果沒有大量紮實的基層調研,該了解到的事實沒了解,不僅很難發現真實客觀的事物全貌,更會傳遞錯誤信息,甚至誤導社會。

  ——本報記者于猛寫于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野外找礦現場

  到基層感受科學理論的成果

  一直從事理論宣傳工作,少有機會出去走走。春節基層行,讓我近距離感受到了山區農村的巨大變化。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農村就是以農民為本。以農民為本,就應首先解決他們最憂最急最盼的居住、生活等切身問題。相信,傣族群眾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山區農村的變化會越來越大。

  ——本報記者李林寶寫于雲南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賀派鄉芒抗村

  沉下去讓稿子更有生命力

  行走基層,是對生活的體驗。基層群眾實際生活如何?有什麼需要及期盼?通過深入對話,從百姓的臉上和話語中,我找到了答案;行走基層,是對業務的錘煉。怎麼捕捉細節、寫出動人故事,不讓稿子“客裏空”,我有了新體會;行走基層,是對記者責任意識的提升。記者應該在“上情”和“下情”間架橋,從面對面、心貼心的採訪中找到真相。

  ——人民網記者景玥寫于浙江寧波鄞州區

  感受基層的真情、激情和創新活力

  真情在基層——採訪組在赴江蘇的高鐵列車上,偶遇一孕婦有意外,乘務員和旅客傾力幫助;激情在基層——所到之處,幹部群眾新春堅守崗位,揮灑智慧和汗水,建設新農村;創新在基層——蘇南鄉鎮級用“三集中”推進城鄉一體化,讓科技助推現代農業,探索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新路子。

  ——本報記者王偉健寫于江蘇江陰市新橋鎮

  從事國際報道也需深入基層

  搞國際新聞報道的記者,鮮有機會深入國內基層。春節前走進雲南,走近百姓,傾聽基層幹部群眾講述他們的身邊事,感受他們的冷與暖,分享他們的喜與憂,觀察基層生活的變化,觸摸社會脈搏的跳動,真實,鮮活。基層和群眾,是新聞的源與根。深入基層,吃透國情,汲取營養,淬煉作風,對於從事國際新聞報道的記者來説很有必要。

  ——本報記者王芳寫于雲南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鎮

熱詞:

  • 科學發展觀
  • 黃小花
  • 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