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權不是西方的專利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2日 2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兩天,在審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過程中,人權從“入憲”到“入刑訴法”,引發了軍隊人大代表的熱議和思考。代表們一致認為:人權絕不是西方的專利。

  人權雖有著普遍性,但不能否認其特殊性。不同國家,包括不同專家,歷來對人權有著不同的解讀和爭論。比如,到底是天賦人權、商賦人權、國賦人權還是法賦人權,是個人權利重還是集體人權重,人權有沒有階級性,國家主權與人權孰高孰低,等等。中國在人權問題上,始終立足基本國情,堅持走自己的道路,既不回避,也不理虧,更不懈怠。

  先説“不回避”。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之初,就把一切為了人民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經過浴血奮戰,領導人民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雖然當時沒有使用“人權”的概念,但建立起獨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國,又何嘗不是中國人民取得的最大人權。近些年來,針對西方一些國家對中國人權問題的無端指責、造謠污衊、肆意攻擊,中國政府積極回應不回避,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莊嚴載入中國共産黨章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了首部人權藍皮書和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充分體現了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包容心態、合作姿態。

  再説“不理虧”。儘管各國對人權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最基本的:評判一國的人權狀況,必須考慮到該國的具體國情、發展階段,而不能只按某些人或個別國家的定義和標準來評判,更不能以人權高於主權為幌子,作為侵犯他國主權、干涉他國內政的藉口和大棒。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社會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更使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富裕、幸福起來。使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有了最可靠的保證,這本身就是對世界人權事業的巨大貢獻。

  最後説“不懈怠”。自1978年以來,中國在人權保障方面共制定了近160個法律,參加了27項國際人權公約。期間多部法律法規經歷了“小修”“大修”,人權保障更加明晰、具體、可操作,進步有目共睹,成就世所罕見。同時,中國政府也清醒地認識到,由於中國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十分艱巨,在保障人民更充分地享有人權上,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去面對,以更加科學、有效的辦法去破解。

  經過不懈地努力,中國已經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中國人權狀況目前處於歷史上最好時期。世界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中國大趨勢》一書中寫道:“有一天西方會發現西方式的治理未必是最好的模式。”儘管“中國模式”廣受讚譽,但中國政府仍然在人權領域孜孜探索,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和法治建設,一如既往地加強國際人權合作,充分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力,讓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來源:解放軍報)

熱詞:

  • 人權
  • 人權問題
  • 人權狀況
  • 人權保障
  • 專利
  • 大修
  • 小修
  • 入憲
  • 中國大趨勢
  • 人民當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