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民人大代表談履職:基層代表的聲音最接地氣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2日 19: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3月12日電(闞楓)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九次聚焦農業發展,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三農”問題都是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焦點。農民在想什麼,農村最需要什麼,兩會上來自最基層的農民代表似乎最有發言權。

  建言農村科技推廣:要鼓勵學農大學生紮根農村

  年初,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這份題為《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的文件,全篇聚焦中國的農業科技創新。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來自安徽省碭山縣白蠟園村的全國人大代表劉瑞蓮,就集中寫了三份農業科技方面的建議提交大會。

  “我的家鄉是個以‘碭山酥梨’、黃桃、蘋果等水果生産為特色的農業縣。近年來,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市場競爭的加劇,農民們普遍感到傳統農業技術已經無法適應農業發展的新需求。”

  劉瑞蓮所在的安徽省碭山縣素有“梨都”之稱,近百萬畝連片果園年産各類水果30億斤,堪稱世界之最。在如今農産品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水果大縣的經濟發展對於農業科技的依存度也越發強烈。

  “現在的農村,有文化的勞動力都進城打工,科技如何讓農民應用,如何在農村推廣,這也不僅僅是簡單的資金投入問題,要進一步出臺細化、制度化的措施,讓農民真正獲得科技的支持。”

  劉瑞蓮介紹,農村科技‘推廣難’的癥結還是在人才,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持續大量轉移,加上農村實用人才素質較低,後備人才嚴重不足,而傳統的農技人員也面臨年齡和知識結構的老化;同時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工作條件差,缺乏穩定的崗位編制,不能使農業科技人員安心進行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也很難吸納學農的大學生進入基層。

  在來北京參會之前,劉瑞蓮根據自己的調研,寫了三份關於農村科技推廣的建議:《關於加大對“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支持力度的建議》、《關於加強農村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關於對經濟作物優勢産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建議》。

  劉瑞蓮拿著三份建議給記者介紹,國家要出臺政策鼓勵科研院所、大專學校通過建立科研、實習基地的方式,建立一批名特優新品種的試驗示範基地,縮短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另一方面提高農村科技人員的培訓和待遇,明確他們的崗位編制,國家要出臺針對性的優惠政策,鼓勵學農大學生聯絡農村,留在農村,紮根農村。

  談履職經歷:基層代表的聲音最“接地氣”

  10天前還在油桃大棚裏忙碌的劉瑞蓮,在來到北京開會的第三天就去了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在那裏,她調查家鄉水果在北京的銷售情況,跟水果商販討論,比較其他産地水果的品質,劉瑞蓮把家鄉水果在銷售推廣方面的優勢劣勢總結成文字,記在筆記本上。而這種調研,在過去的4年,已成為劉瑞蓮參加兩會的一個習慣。

  “我就是個農民,最關心的當然就是我們農民自身最關切的問題。”每年兩會,劉瑞蓮拿到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時,都最先找到有關農業的篇幅進行研讀。

  2008年,身為村支部書記的劉瑞蓮當選全國人大代表,4年來,劉瑞蓮一直將關注的目光放在農村和農民,提過的建議包括發展設施農業,農村養老保險的政策推動,解決農民貸款難,農村的環境保護等等。

  回顧自己履職的這4年,劉瑞蓮説,以前只需要關注本村經濟發展和村民生活,剛剛當選的人大代表的時候確實不知道具體怎麼當。

  “剛當選人大代表的那一年,我們家鄉遭遇澇災,農民受損嚴重,參加兩會的時候,我就提了農村水利設施落後的問題,沒想到當年省裏就在我們那試點,翻修農村溝渠網絡。”劉瑞蓮説,這讓她最直接的感受到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自己身上擔負的責任重大。

  劉瑞蓮説,人大代表就要把視野放大,在個案中找現象,找問題,所以要多入戶調研,了解村民在農業生産過程中的新困難、新需求。

  今年是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最後一年任期,關於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草案提請了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草案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結構作出了規定,提出基層代表特別是一線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屆有所上升,農民工代表人數要比上屆有較大幅度增加,黨政領導幹部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屆有所降低。

  “農民在想啥?農民最需要啥?來自農村的我們最了解,對於農村、農民的困難我們有著切身的感觸,所以基層代表的聲音最‘接地氣’。”面對本屆任期的最後一次參會,劉瑞蓮説4年來履職經歷,讓她更加強烈的感受到農民的聲音需要放大。

熱詞:

  • 農民
  • 人大代表
  • 履職
  • 基層
  •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