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東西方對話現代碰撞傳統 "絲綢之路"洋溢文化激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15: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對話西方 現代碰撞傳統 3月7日絲綢之路合奏團音樂會洋溢文化激情

  風笛和嗩吶雖同是吹奏樂器,但分處歐亞大陸的兩端。當西班牙風笛演奏家克裏斯廷娜 派朵和中國嗩吶演奏家吳彤用兩種中西樂器一吹一和奏響《在那遙遠的地方》時,中西方音樂對話的意義顯然超越了愛情歌曲本身的涵意。3月7日晚,馬友友率領的絲綢之路合奏團在上海大劇院演出,來自各個國家的樂手,在圍繞絲綢之路的音樂對話中,用音符抒發對過去和現在、未來的暢想。

馬友友(中)等演奏《絲綢之路組曲》 本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中西吹奏樂器如同這臺演出的“開場白”,把音樂會定格在對話和融合的層面。隨後,15人組成的混合樂隊,奏響了《絲綢之路組曲》。在這部作品裏,中亞遊牧民族的悠悠駝鈴融入了流行的韻律,中國古曲散發出搖滾氣息,日本九州的民間搖籃曲蘊含著充滿張力的律動,雲南彌渡山民謠充滿了明亮的愉悅色彩。傳統和現代、過去與現在、都市與鄉村、東方與西方,絲綢之路穿越了時間和空間,在音樂中顯得獨特和豐富。難怪馬友友經過了這麼多年對絲綢之路文化歷史的研究之後,把這條傳遞科學信息、聯結文化傳統的道路,稱為“古代互聯網”。

  在這臺音樂會上,來自不同國家的樂手們,用象徵不同地域文化的樂器,在對話中奏響了融合的求索之音。《嘎西達》中的大提琴與伊朗古老樂器卡曼奇二重奏,被馬友友稱為“小弟弟與大哥哥的對話”,是一種古老文化與現代音樂的碰撞;融入了北非、土耳其、巴爾幹半島、以色列、中東等地民間音樂元素的《塔蘭塔作品》,被這些樂手演奏得那麼和諧和充滿了色彩感。還有以印度手鼓為主的《誕生》,以打擊樂、琵琶、弦樂器為組合的《歡呼!》以及大合奏《天使之書組曲》等,多彩多姿的音樂給聽眾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古老的絲綢之路在物質形態上已逐漸消失,但充滿激情的文化生命力依然在被傳承和更新。(記者 楊建國)

熱詞:

  • 對話
  • 現代音樂
  • 文化生命力
  • 文化歷史
  • 合奏
  • 誕生
  • 絲綢之路組曲
  • 樂手
  • 音樂會
  • 吹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