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資本回歸實業——關注實體經濟系列評論之三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1日 1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去年,溫州等地遭遇的大範圍“民間借貸危機”,讓龐大的民間資本流向引人關注。統計顯示,僅溫州一地,2011年以來的民間借貸規模就超過1100億元,而其中投向生産經營的比例只有35%。

  民間資本偏愛投機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其遠高於實體經濟的回報率。引導民間資本流向實體經濟,要縮小兩者投資回報率的落差。

  縮小落差一方面在於限制投機暴富。

  不少實業界代表都會忍不住抱怨,自己辛苦幾十年,可利潤“像刀片一樣薄”,還不如鄰居太太轉手賣套房賺得快、賺得多。勤勞致富的速度沒有投機致富快,這也是不少民間資本共同的認知。

  關於這一點,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是個重大利好。尤其是樓市調控,經歷了觀望、質疑終於還是實現了向理性價位的回歸。儘管樓市價格離合理目標還有一定距離,但此舉實實在在地打擊了“炒房”行為,為民間資本回歸實體經濟提供了非常強的導向。

  縮小落差另一方面在於提升實業回報。

  早在2005年,《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這份被稱為“36條”的文件明確指出,要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行業和領域。2010年,《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這份“新36條”再次強調了“非禁即入”的概念,並明確指出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産業和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和政策性住房建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商貿流通、國防科技工業等行業和領域。

  然而,多位來自民營企業的代表委員呼籲,一個需要正視的現實是,目前民間資本是看到政策無法享有、看到機遇無力把握、看到空間無法享用,一切還都是“看上去很美”。

  如今,引導民間資本自由流向實體經濟,需要有關部門打破墨守之成規,以堅定的信心捍衛實體之根基。

  (來源:中國經濟網)

熱詞:

  • 實體經濟
  • 民間資本
  • 36條
  • 看上去很美
  • 炒房
  • 民間借貸
  • 實業
  • 樓市
  • 2005年
  • 住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