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內外兼修強産業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0日 06: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韓 敘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前,實體經濟特別是實體型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境。究其原因,多年來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乃癥結之所在。

  從産業結構上講,我國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佔比過高,高附加值的産品不多。從需求結構上講,內需和外需增長並不平衡,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會迅速影響到國內相關産業企業,訂單驟減造成許多外向型中小企業舉步維艱。

  提振實體經濟,尤其需要政策支持。

  在紡織業摸爬滾打25年的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呼籲,“希望進一步推進結構性減稅”。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劉迎霞建言,中央150億元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應重點支持技術改造,提升實體型企業核心競爭力。

  很多代表委員關心金融問題。今年年初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金融服務實體、資金投向實體的要求,實體經濟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看到了資金“鬆綁”的希望。

  做強實體經濟,更需要企業修煉好內功。

  全國人大代表、濰柴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認為,如果企業一味停留在模倣和簡單創新階段,短期看風險小、投入小、見效快,但難以持久,企業不可能長大。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認為,發展實體經濟要與提高行業利潤結合在一起。大型實體企業可以依靠充裕的資金、領先的技術、完整的産業鏈條打造自己的核心品牌。中小實體企業則應聯合起來,在産業鏈中尋找自己的定位,做精做專,形成大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産業格局。

  難是挑戰,也是機遇。實體企業面臨的轉型壓力預示著,中國經濟已走到調整産業結構的關口。發展環境的改善前所未有,但終需以實體企業的自省、自立、自強為突破口,實現內外兼修強産業的目標。

熱詞:

  • 實體經濟
  • 內外兼修
  • 産業鏈條
  • 全國人大代表
  • 産業格局
  • 結構性減稅
  • 實體型
  • 創新階段
  • 濰柴
  • 中央金融